德中如何共同应对经济难局(组图)

德中第二次政府磋商会议本周四开始在北京举行。德语媒体周二(8月28日)在相关报道中突出关注两个题目,一是,两国有意加强合作,应对全球经济严峻局面;二是,德国在华记者处境不易。

(德国之声中文网)《法兰克福汇报》发表文章指出,默克尔总理率领几乎半个内阁踏上访华征程,是要寻求同中国并肩应对之路:

“两国均被视为全球经济增长堡垒,是各自所在地区的最强大国民经济,在国际上分别排名第二和第四。然而,因为欧洲的债务惨境和各工业国走衰,两国的前景也初显黯淡。···

“就在同这一忧虑有关的讨论中间,(默克尔)总理动身了。此次德国访华代表团的阵容之强超过以前任何一次,···这一两国政府磋商会议2011年6月首次在柏林举行,中国没有同其它任何一个国家举行过这样的会议。


温家宝与默克尔

“这凸显了亚洲人对这一关系的重视程度。欧洲是仅次于美国的‘出口世界冠军’—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而在欧洲,德国以30%的份额明显掌控了与中国的外贸。···中国已成为仅次于法国和荷兰的德国最重要贸易伙伴。

“因此,(北京)政府寻求密切与欧洲第一强国及其政府领导人默克尔的关系。隶属外交部的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欧盟研究部主任崔宏建指出,整个世界的目光都朝向中国和德国,关注两国如何应对危机,这一共同的责任(把德中)焊接在一起,默克尔将向对话伙伴陈述欧元拯救行动的有效性,以及中国能如何提供支持;北京则应在(默克尔)访问期间表达对欧盟的信任,并将这一信息继续发向金融市场。”

外交部也参与恫吓

多名在华德国记者日前联盟致函默克尔总理,呼吁她在访华期间要求中方改善在华外国记者的工作条件。《南德意志报》就此指出,外国记者在中国工作从来都不容易,但数月来在中国所发生的情况却标志着新低点:

“记者及其中国助手们受到监听、威胁、推搡、甚至殴打。在德国人发出公开信之前数天,驻北京、上海和香港的外国记者俱乐部也对‘安全机构成员’和与其结帮的分子进行的恐吓和施暴表示了‘极大的忧虑’···


记者处境艰难

“在中国,名义上是外交部负责(外国)记者事务。外交部的人其实是较为开明的官员,谈话也常常是友好的。但是,从去年以来,可以清楚地看到,警察和秘密机构控制了局面。由于今秋将举行十八大,国家机器内的紧张情绪增加。据外国在华记者俱乐部的一项调查结果,三分之一的成员表示,自己的中国助手受到当局的威胁···外交部也参与了恫吓。在发表了一篇揭露性报道后,一家报纸的记者不得不聆听外交部一名官员这样的恫吓:‘您是有夫人和孩子的。对(她)他们的安全,您要注意了’。”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