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这次蒙了谁

蒙牛又被推上风口浪尖,这头再也经不起折腾的老牛甚至让我都有点不忍心下笔。不过,既然七夕节多少也和牛有关,我们不能任由放牛的牛郎就此堕落。

媒体报道称,浦江一市民从超市买了延期牛奶向超市索赔。结果调查发现,这是一桩大案。蒙牛公司驻义乌销售经理王某伙同赵某低价收购、改造即将过期的蒙牛牛奶的生产日期,篡改数量多达3000余箱用以销售牟取高额利益。

蒙牛是多变的。“蒙”字换个声调可以念做“萌”,这个生产日期可大可小,牛奶可老可萌。当然“蒙”字本来也念做蒙人的“蒙”,日期涂改随心所欲,蒙你没商量。蒙字念第四声就是“梦”,看来中国奶业走向复兴是一场游戏一场梦啊。

蒙牛所说,这只是偶然事件,是个别不守规矩的放牛娃私下捣的鬼。不过不能否认的是,食品行业的涂改生产日期行为其实并不鲜见。而且,这样“弄虚作假”的行为对于违法者来说,不仅操作简单,而且成本低廉。食用油、卸甲油甚至口水轻轻一抹就可以整容成功。

据说,生产日期怎么印刷大有蹊跷。可以用油墨印也可以用钢印、激光印和针孔印,后面几种难以篡改,但是成本较高。国内有不少大型奶业企业都采取钢印。我想蒙牛这样的领军企业应该不会在乎这几个小钱。不过,让公众失望的是,它的生产日期竟然这么弱不禁风,一个没有高科技手段的放牛娃就能越狱成功。

公众更加担心的是,蒙牛是有意为之。众所周知,“货物不好卖-退货-修改生产日期-再上架”已经成了很多商家心照不宣的常规手段。个别货品究竟修改了多少次生产日期,估计连负责修改日期的员工都不清楚。如食品安全专家王兴国所说,企业篡改生产日期在食品企业中非常普遍,而这对大企业来说,更不应该。

相比而言,在美国,食品包装上一般有四个日期:销售截止期、最佳口味期、食用期和封箱包装期。也许,在国内不少食品企业眼里这属于“过度保护”,但是消费者再怎么保护也不为过。商家和消费者本该是牛郎织女,真情牵手合法结合,篡改年龄卖萌骗钱骗婚,法律自然严惩不贷。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