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隐患露出冰山一角
中国大型国有银行看起来像泰坦尼克号那样“不可沉没”。
从中国四大国有银行中首家公布中期报告的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Bank of China Ltd. ,3988.HK)来看,国有银行这艘巨轮还在全速行进。该行6月份不良贷款率从2011年末的1%降至0.94%,核心资本充足率从10.08%上升至10.15%。
乍看起来,似乎根本不必担心银行坏帐引发新一轮融资潮。但透过表象看本质,还是会发现问题的影子。
6月份,中国银行的存拆放同业增至人民币8,820亿元(合1,380亿美元),占总贷款比例从2009年底的8%升至18%。这种趋势如果放大到整个银行业就更为明显,整个银行体系的存拆放同业占总贷款的比例目前已达到43%,高于2009年末的25%。
存拆放同业迅速膨胀的背后隐藏着两大问题。
首先,银行向其他金融机构拆出的资金经常流向影子银行,而影子银行会把这些资金贷给房地产开发商和其他高风险借款人。这意味着银行的不良贷款改头换面成了对影子银行的债权,而不会变更基础资产。
其次,银行的存拆放同业也常常代表向企业客户发放的、有其他银行开立的信用证作为担保的贷款。假设中国建设银行(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 ,0939.HK)向宝钢(Baosteel)发放一笔由中国光大银行(China Everbright Bank Co.)开立的信用证作为担保的贷款,那么建设银行在记帐时可将这笔贷款列为存拆放同业。惠誉(Fitch)的中国银行业分析师朱夏莲(Charlene Chu)表示,根据监管规则,存拆放同业的风险权重较低,其造成的结果就是银行资本充足率虚高。
当然,事情没有到令人恐慌的地步,但有理由相信,中国银行业的资产负债表不像第一眼看上去那么光鲜。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