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日精选】简化汉字陷中华文化传承于危机!(图)
传统汉字 优美渊远
文字,是认识自我根本的钥匙,也是一个民族文化命脉之所系。全球汉文热,正是台湾阐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好时机。
汉字不仅是世界三大古老文字之一,更是唯一现代人仍在使用的象形、形声、会意字体。学习汉文的台湾人会正体字,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但是对于一般用字母和拼音书写的人来说,能书写千年前的汉语却是件神奇的事!
不只是符号,汉字具深刻内涵
汉字之美,让书画家们忍不住将汉字的内涵融入艺术,成就了汉字独有的书法艺术,连大陆的书法家也舍弃断手缺脚的简体字,热爱传统汉字,使得正体字在大陆有死灰复燃之势;日本更是把书法视为修身的课程,尊称为“书道”。
其实,汉字不只是图像符号,更具有深刻内涵。以“义”字为例,上面是个羊,羊温驯又善良,可用来祭祀天地神明当供品。义下是“我”,“我”字是手持一种带有锯齿的兵器,后来假借为自我的我。“义”字上下合起来,是说为了美好的事物,把自己像祭品一样无私地奉献给神明。
“义”不是口号,几千年来,它就围绕在我们身边,例如乡下人家的二扇大门,一边是“居仁”,另一边则是“由义”。正体字已经把义的内涵,灌注在义字的笔划当中,经过千百年的潜移默化,成为生命中深沉的一部分,在必要的时候,自然展现慷慨赴义的风范。因此,中国人重义,交朋友重义气、谈生意讲信义、做官的维护正义,成为一种不言而喻的标准。
删减笔划,换来大麻烦
可惜中共统治中国后,以书写有效率、易学易记为由,进行汉字简化而产生诸多问题。简化汉字主要有几种形式,一种是省略,将字体省略一些笔划或字形;另一是改形,将原来的字形改动成比较简易的形式;再则是用代替法,用同音字完全取代了这个字。
笔划简单容易学习是简体字的重要诉求,然而,事实上大脑学字认字时,是把一个字当作一个整体去学去认的,多几笔、少几笔并没有什么影响。所以省略了的文字破坏了六书原则,如以“习”代“习”、以“飞”代“飞”等,文字的结构难以解释,学习上反倒更加困难。
以飞为例,这是图象一只鸟高举双翅而飞,省略成“飞”,就光剩下一只翅膀。完整的汉字讲究形、音、义的结合,这有助于我们学习、辨认和记忆,但简体字却常常把这些造字的原理都简化掉了,反而增加学习、辨认和记忆的难度。
又如“凤”改为“凤”,无法从字中找到凤属鸟的线索;改“树”为“树”,没有土供树生长,使得原字的结构遭到破坏,失去了原有的形体,造成识字的困难。
用代替的方式固然可以少学几个字,但却产生更大困境。例如以“面”代替“面”,以致“面粉”不知是化妆品或食物,衍生不少问题,甚至与现有字词混淆,例如:“后”与“后”同作“后”,有些人会以为“皇后”是“皇后”。更严重的是使用简化字一字代多字,例如:“干”代替“干”和“干”,使得文言文一字多义,光从阅读古籍去汲取先人智慧都成困难,使历史、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发扬,陷于一种断层的危机。
简体字,可怕陷阱
如果简体字是汉字的“减肥”,那么很不幸地,它却是一种减去健康与美丽的减肥方式。
举例而言,现代许多研究表明音乐对人类的健康有莫大作用。这样的认识在中国先秦时期即已广泛运用,古代中国以五音治五脏,而从文字上看,治病之“药”是以乐与草合文而成,草药与草有关很正常,与乐相关,正可充分显示古人对音乐于人体作用理解之深刻。但被简写成“药”,后人也就难以从字面上看出音乐治病的功能。而当“买”字简化成“买”,以贝壳当钱币的历史文化也被减掉了。
何况汉字真有那麽“肥”吗?
当“亲不见、产不生、爱无心”之时,简体字的造字者究竟想把社会带往什么方向?人民公社“亲不见”的历史,已被历史公认是中国曾有的悲剧,当斗争哲学强迫在社会上运行,“爱人”们为了自保,无情地相互批判,让社会伦常迅速瓦解。当前沙尘暴、河川湖泊污染,曾经富庶的中国却成了有生产危机的国家,台湾应该要向他们学习,还是引以为鉴?
全球汉文热,阐扬中华文化好时机
对汉字文化圈的国家地区如中国以及周边的越南、北韩、韩国、日本等国家而言,汉字也几乎承载着相同的历史记忆。韩国20位前总理不久前联合签名上书青瓦台,要求加强韩国小学汉字教育;越南掀起的学汉语热一直历久不衰,报考中文系的考生年年爆满;马来西亚也兴起一股学汉字的热潮。越来越多的非华裔人士让孩子接受华文教育,其人数甚至超过华裔学生。
现在的英国大学生,很难看懂莎士比亚的作品,是因为现在的英国人和三百年前的莎士比亚讲的话不同,因为拼音文字随着语言变化,文字也不同。可是台湾的学生能看懂一千年前的唐诗。1911年讲台语的梁启超跟讲粤语的抗日文学家林献堂,两人在没有翻译的情况下,却可透过汉字笔谈相谈甚欢。跨越时空的阻隔,汉字成为化解人类争执最好的工具,生命力之顽强,走遍大江南北历千年不变。
文字,是认识自我根本的钥匙,也是一个民族文化命脉之所系。几度劫难,几千年的汉文至今仍旧活着,正字体也还在通用中,这正是台湾予世界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大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