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特的非洲象鼻鱼(组图)


非洲象鼻鱼长着像大象鼻一样的突起,可释放电场探测猎物。(网络图片)


这种奇特的象鼻鱼长着神奇水晶眼睛(网络图片)

象鼻鱼是一种生活在西部和中部非洲水底的鱼类。它长着“大象鼻子”,同时还有一些令人惊异的特征。

当人们从一个阳光照射的山坡走进漆黑的洞穴时,将立即会遇到一个问题——眼睛看不清物体,此时最好就地站立几分钟,直到眼睛适度调整好亮度,否则你很容易撞上正处于休眠的大熊,它们可不希望你的到来。同样的情况也出现于当人们从漆黑的洞穴走出,看到充满阳光照射的环境,此时人们也会感到炫晕刺眼。这是因为人类眼睛有两种类型接受器:一个适应明亮光线,另一个适应昏暗光线。两种接受器不能同时工作。

相比之下,象鼻鱼则没有这样的限制,它长着独特的眼睛,可以同时使用两种类型接受器,这将帮助在黑暗阴沉水域中探测到掠食者。

利用象鼻放电探测猎物

象鼻属于叫做象鱼物种家族成员之一,它们家族其他成员都生活在非洲。之所以被命名为象鼻鱼是由于它的头部前部长着类似象鼻的突起物,但事实上这并不是鱼鼻的扩展,而是鱼嘴的扩展部分。

为了发现这种象鼻鱼,观测者必须潜伏在浑浊、缓慢流动的水域。必须仔细观察才能发现它们的踪迹,因为象鼻鱼是褐色身体,与浑浊水域可混为一体。

它使用自己的象鼻结构在浑浊的水中探测,象鼻结构可产生一种微弱的电场,有助于探测周围环境,甚至能够分辨不同类型的物体。这种鱼的电场感应可以实现在光线昏暗的水域中猎捕昆虫幼虫。

这种鱼类将对自己的电场敏感性“买单”,使用脑力处理这些信号,因此它将长有一个异常大的大脑。60%的氧气摄入量都将供给大脑组织,相比之下,人类也长着较大的大脑,但仅有20%的氧气摄入量。

奇特眼睛结构

就眼睛而言,包括人类在内的多数脊椎动物的视网膜上都有两种类型光线接收器——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视杆细胞能够探测到昏暗光线,但是在明亮光线下会变白,并停止工作;视锥细胞不能观看昏暗光线,但能详细看清物体色彩。
多数动物擅长于其中一种光线接收器,在白天处于活跃状态的动物倾向于比狐狸等夜间动物拥有更多的视锥细胞。在人类眼睛,视锥细胞都聚集在一个叫做小凹的中心区域,这里光线能够很好地聚焦,视锥细胞在外侧,因此人类白天视力比夜间视力更好。

象鼻鱼的视网膜看上去完全不同,它覆盖着杯状凹陷层,大约有30个视锥细胞在每个杯状凹陷层中,数百个视杆细胞隐藏在杯状凹陷层之下。

德国保罗-弗莱克西格大脑研究学会的安德里亚斯-赖兴巴赫称,由于象鼻鱼视网膜的特殊结构,10年前科学家们一直认为这是一种盲视鱼类。

水晶眼

象鼻鱼眼睛的每个杯状凹陷层都有一个充满鸟嘌呤晶体的细胞层,这种结构形成一个镜像表面,能够放大杯状凹陷层光线强度,从而确保视锥细胞有充足的光线进行识别。

同时,由于杯状凹陷层“吞噬”大量光线,仅有少量光线能够抵达视锥细胞,因此象鼻于的两个光线接收器都能在夜间识别光线。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