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柳色,灞陵伤别。”这是唐代诗人李白在《忆秦娥》一诗中的两句。
那么,伤别与灞陵、柳色又有什么关系呢?原来,诗中的灞陵又被称为灞陵桥、灞桥,位于陕西西安城东12公里处,唐朝时期人们多在此送别朋友,所以又被称为“情尽桥”、“断肠桥”、“销魂桥”。而柳与留谐音,故古人折柳赠别以表达依依不舍之情。
“年年伤别,灞桥风雪。”也许,寒冬风雪中的灞桥是最令离人心寒的。所以,明朝著名画家吴伟的《灞桥风雪图》中的意境不知感染过古今多少人?
吴伟(字世英、又字次翁、号鲁夫、又号小仙,江夏(今湖北武昌)人),是明朝浙派著名画家,是“江夏派”的创导者。早年的画法比较精细,中年后增添了泼墨淋漓、苍劲豪放的画风。他的这幅作品用侧锋卧笔、粗简线条、一次皴染的技法描绘了灞桥一带山野悬岩中树木凋零、风雪弥漫、河流封冻、寒气逼人的环境;画面远景的大山之中有深林回绕的古刹,中景是一条冰雪纷飞中的大河,大河中有瀑布飞溅和波澜涌起,流水曲折回环而流经灞桥,天地间的水汽与飞雪融合在一起又飘向微茫中的古刹……,透过山坡野地上松枝槎桠及风霜雪雾的近景,一位老者骑在驴背上低首沉思着蹒跚地通过灞桥。水墨淋漓的画面上,在那一瞬间表现出的落魄与凄凉,使得整幅画面充满了萧瑟、悲惨和伤感。然而,当你久久回味这幅名画后会发现,作者通过这满目萧瑟的画面,似乎还要表达出另外一种意境。
吴伟曾在《题自画骑驴图》中有云:“白发一老子,骑驴去饮水。岸上蹄踏蹄,水中嘴对嘴。”能够有如此诙谐的手法和意境的人其一幅画中所要表达的思想,绝不会只有凄凉和萧瑟。
这副图不禁使我想起了马踏蓝关雪的韩愈。传说韩愈的侄孙韩湘子经常劝导韩愈修道,并以法术点化韩愈。时值初冬,韩湘子曾在几天内令牡丹花盛开数种颜色,每朵花上都有诗一联,其中一诗中有:“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两句。
因韩愈当时反对皇帝建舍利塔迎佛骨之事,被贬潮州。当韩愈骑马路至蓝关(今绍关)时,那里下了很大的雪,路上的雪积了很厚,不能路过。韩湘子突至此地,帮他扫雪,才得以过此地。韩愈才明白花上诗所提之事得以应验,在侄儿韩湘子点化下韩愈终于走上修道之路。而且后来得道成仙。
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中记录了此事:“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这样看来,那灞桥风雪何异于蓝关风雪,那灞桥谁说不是匆匆人生路途上的一次坎坷、关隘或转折呢?所以,应该说画面上的萧瑟、悲凉背后也许就是坚韧、沉思、豁然和领悟等太多的对于生命之探索……。因而,便又有了“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上”之说。
一幅好的绘画作品之所以可以名扬千古,是因为她的思想意境的深远,无论何时都可以使人感动、激励、振奋,甚至会教育、改变人。
相传,清末年间的陈州城(今河南周口市淮阳县)西面有个小赵庄,庄里有个文武双全的秀才叫赵仲(字雅艺),由于家道中落,赵仲被生活所迫而成了盗贼。一夜,赵仲潜入陈州大户周家,待捆绑主人夫妇后,竟然举烛欣赏起主人家的诗画来,没想到在这里他看到了吴伟的《灞桥风雪图》。赵仲从画中情景联想到自己的身世,仿佛身临其境而变成了那位骑驴的过客,不由心境苍凉、心酸落泪。随后,竟口若悬河地向主人炫耀道:“吴伟为阳刚派,在他的勾斫斩折之中,看不出一般画家的清雅、幽淡和柔媚,而刚毅中透凄凉的心境处处在山川峰峦、树木阴翳之中溢出。不信你看,那线条是有力的勾斫和斩截,毫无犹豫之感。树枝也是钉头鼠尾,顿挫分明,山骨嶙峋,笔笔外露……”。赵仲得到此画后便带着全家躲进偏僻的乡村,白天下地劳作,夜间便读那幅《灞桥风雪图》,直读得泪流满面……。
身为秀才的赵仲读懂了《灞桥风雪图》中透出的凄凉和刚毅便有了从良之心。如果人们能再细细的品味,也许会从《灞桥风雪图》这样优秀的画作中悟透生命的真谛,像韩愈那样最终找到人生存在的真实意义并走入修炼回归之路。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