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广:五角大楼发表2012年中国军事及安全发展报告
美国国防部周五向国会提交了长达52页的年度《中国2012年军事及安全发展报告》。报告认为,中国军费的增加远远高于北京公布的数额,而且中国通过购买西方科技、网络间谍活动及发展不同类型的导弹,来保护并禁止闲杂人等进入沿海地区,也就是说中国军方继续关注台湾问题,五角大楼指出:中国军事崛起正在继续迅速发展。
中国军事预算紧随在美国之后,目前排名世界第二,据官方数字,2012年的中国军事预算为1060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1.2%。五角大楼指出:这一数字不包括很多成本,其中有核武器的更新换代,或向国外购买武器的费用。 真正的军费开支应当是介于1200至1800亿美元之间。
报告称:中国继续其长期军事整体现代化的计划,以达到在局部冲突中获胜或是在短时间内完成高强度的军事活动。而台海形势以及美国对台的军事保护,仍是中国军事发展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报告分析指出,虽然北京对目前两岸经贸、社会和文化交流发展感到满意,认为两岸持续发展整合,将减少台湾走向独立的倾向,并增加两岸统一的吸引力。但是解放军并没有因此放松对台海局势的关注,此外中国还高度重视领海海域,近年来中方持续在南海和东海进行常态性任务,展现军事战力就是最好的注释。
为此,中国购买多项,名为“双重用途” 的西方技术,即民用和军用。五角大楼认为:北京明确表示的国家安全目标之一,就是通过合法和非法手段努力获取有军事用途的民用技术,用于军事现代化。美国军方担心:这将给中国的军事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基础。基于以上原因,五角大楼正在关注民用航空技术的转让。如:欧洲飞机制造商空中客车公司在中国的飞机组装生产线。
五角大楼负责亚洲事务的高级官员赫尔维就告诉法新社记者:我们对中国投资非常关注,尤其是改善其国防工业和生产中国式系列军事装备的能力。
为了军事目的,中国还广泛使用工业间谍,其涉及面极广,包括情报、科研机构和私人公司。五角大楼在报告中警告说:中国的经济间谍是全世界最积极、最契而不舍,又负责的;并预言说,中国的情报间谍行动将持续不断,从而对美国经济安全构成日益严重、持续性的威胁;同时该报告也谴责了中国的网络间谍。并认为:北京还可以将互联网用于“进攻型作战”。
法新社指出:中国军队正在扩大被称为“禁止入内”的防御能力,利用部署充足的中程导弹,击打击来自各方的军事威胁,将其从东部的海岸线赶得远远的,瞄准的目标就是强大的美国海军和空军。
中国军事现代化发展迅速,并正准备在2012年推出第一艘航空母舰,继续发展其隐形飞机和被称为“航母杀手”反舰弹道导弹。报告指出:中国制造并部署越来越多的中程弹道导弹,以提高对地面或海上目标的打击精确度,还利用航母远离中国沿海区域进行作战。目前北京拥有约75至100枚导弹,其中有射程分别为3000公里以上的远程导弹,1000和1200公里之间的中程导弹,及1000公里内的短程导弹。
法新社指出:为了防止某一天因“误会”导致局势恶化,五角大楼竭力鼓吹与中国军方高级官员直接对话。五月初,中国国防部长梁光烈就到访五角大楼,这是9年来的第一次。
另外,据美联社报导,五角大楼还在报告中说,军事能力越来越先进的中国军队将超越保家卫国的传统角色,追求“新的历史任务”。这些新任务包括人道救援、打击海盗与反恐作战。值得注意的还有,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宣称解放军的作战演习是中国历史新任务。
美国之音:五角大楼报告:中国“走出去”的军事雄心
中国水兵在青岛市的阅兵中行进 图片来源: AP
美国国防部有关中国军事力量的最新报告称,中国正在稳步加强军力,将其军事运作能力扩大到远远超出其海岸之外的地方。
五角大楼5月18号向国会提交的中国C年度报告说,中国军费继续增长,北京使其军队现代化,最终能完成中国政府所说的“新的历史性使命”,其中有些使命可能远在其海岸之外。
报告说,中国目前在军事上聚焦台湾,但去年也在利比亚爆发反政府起义期间撤出3万6000中国公民,还在亚丁湾对抗海盗,也在拉丁美洲实行人道救援,这些迹象说明中国“走出去”的军事雄心。
中国官方一再强调中国有限的军事力量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不对其他国家构成威胁。有些西方分析人士说,中国在最近的将来想避免冲突。
中国人大发言人李肇星今年3月曾表示,2012年中国国防预算为6702.74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增长11.2%。但是美国国防官员估计,中国去年不公开的军事开支高达1800亿美元。
美国国防部的报告还表示,中国正在使用从西方购买的飞机和其他设备上的技术来发展军事能力。报告把中国称作世界上最活跃最坚持不懈地搞经济间谍活动的国家之一。
中国官方的新华网发表署名评论说,美方的报告是“妄评中国军力 冷战思维作祟”,“充满陈词滥调、臆测偏见以及武断结论,经不起推敲。”
而中新社报道这个军力报告时强调,报告新增中美两军交往及安全合作内容,并列出三大战略,想促进两军交往。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