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左传》是伪书吗?(图)

作者:张春海  2012-05-19 13:00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浙江大学藏战国楚简》(以下简称“浙大简”)日前在国内首发,书中公布的竹简《左传》经北京大学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实验室碳-14测试,年代约为公元前340年。楚简字数在3100字以上,与目前流传的《左传》内容基本一致。有学者据此推断,《左传》的成书时间至少在战国时期。这批楚简将成为结束《左传》为晚出伪书论争的关键证据之一。

但多位研究简帛、《左传》的研究者告诉记者,对于“浙大简”中《左传》的真伪,还需经过古文字学家的鉴定,进一步讨论则需建立在确认其真实性的基础上。

《左传》真伪之争由来已久

《左传》是研究先秦的基本文献之一,内容丰富,在秦代被列为禁书。西汉初张苍献出该书,近代刘师培等学者认为孔壁出土了《左传》,因用“古文”所撰,《左传》被界定为古文经的一种。《左传》长期以“春秋左氏传”闻名于世,其作者和成书年代曾是经学史上的一件“大案、要案”,甚至被怀疑为两汉之际刘歆所造。

清代学者刘逢禄在《左氏春秋考证》中认为,刘歆颠倒五经,篡改《左传》。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也认为刘歆伪造《左传》,全面否定这部书。这种观点得到了顾颉刚、钱玄同等“古史辨派”学者的认同,张西堂也认可这个观点。

然而,《左传》为伪书的观点逐渐受到反驳。章太炎的《春秋左传读》,刘师培的《周秦诸子述左传考》、《左氏学行于西汉考》等论著都力辩《左传》非伪书。钱穆在《刘向歆父子年谱》一文中列举28条疑问来反驳康有为的观点,证明刘歆不可能篡改该书。该文刊出后得到当时学术界的普遍赞同。学者多认为康有为的批评表现了今文经学门户的偏见,是为其“托古改制”的政治观点服务。杨伯峻同样不取康有为等的观点,他在《春秋左传注》前言中写道:“康有为接受刘逢禄《左氏春秋考证》的论点,更加穿凿附会,因此指《左传》等书为‘伪经’。”

但《左传》真伪之争并未彻底终止。四川学者徐仁甫1981年出版的《左传疏证》一书,继续坚持《左传》晚于《史记》的观点,不过,这种观点已得不到多数学者的接受与支持。

一些学者认为,清代以后关于《左传》真伪的论争主要是在今文经学、古文经学背景下开展的。无论认为《左传》是否为伪书,都没有否认这部书的学术价值。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罗军凤以“走出疑古”指称近30年的《左传》研究。她认为,今天的学者不应再纠缠于古文、今文的门户之争,要排除门户之见,客观研究《左传》。当下更需要的是“立”——利用现有材料恢复历史、重建历史。

浙大简能否结束论证仍有疑问

“浙大简”由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曹锦炎编著,书中公布的楚简内容分为古书、日书、卜筮祭祷、遣册四个门类。其中古书仅《左传》一种,为本批楚简的主要内容,也是继汉代孔壁古文《左传》出土近两千年后的再一次重大发现,日书、卜筮祭祷等可能成为方术研究的材料。

据记者了解,“浙大简”为回购被盗卖到海外的竹简。这批竹简的入藏使浙江大学成为继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湖南大学等高校之后保存、研究竹简的又一所国内大学。

曹锦炎介绍,“浙大简”中包含古书《春秋左氏传》一种,为这批竹简的主要内涵,也是浙江大学藏楚简的精华。缀合后,竹简共编为125号(包括3支已佚仅存照片简),另有13支简为抄重的内容(或另本)。

罗军凤告诉记者,海外关于《左传》有诸多假说,“浙大简”或是验证这些假说的重要材料,但只有“浙大简”还不够,还需更多出土文献的“互证”。

有学者认为,作为迄今为止年代最为久远的《左传》,“浙大简”中《左传》的发现能促进学术界对《左传》的理解,对其源流和历史演变会有更深入的认识。但要廓清在《左传》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仍有待其他的出土文献。

《左传》的研究范围远远不止其真伪。江汉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黄觉弘告诉记者,当前应对《左传》的性质、源流、语言等问题作深入细致的研究。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