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步行者交通安全守则——其一,绿灯的“新”概念:行驶的车辆往往无视信号。过横道的时候,必须注意前后左右,否则后果自负;其二,请熟悉“车辆优先文化”。车和摩托车频繁不顾为步行者设计的交通信号,很多时候步行者不得不让车;其三,有车辆会不遵守停止线,因而要时刻留意车行,并与车辆确保安全距离。
关于交通方面的本土化问题,在中国,会有两种类型的外国人:一是,比中国人还会过马路的老外。他们一般比较年轻,大概20左右,其中,西方人比亚洲人多一些;二是,面临横道线总是犹豫不决,不知什么时候才可以过。他们的特征是,年龄比较大,言行举止更稳重一些。
在中国过马路的最佳方法不是绿灯时过马路,而是人们过马路时(无论绿灯还是红灯)敏捷地跟着他们过马路。
在美国过马路,是车让人。但在韩国以后,却是人让车。但近10年以来,韩国也逐步形成了车让人的习惯。
而中国,从上世纪90年代末到现在,在本质上,中国交通文化没有显著的变化。优先顺序一直是车辆>电瓶车(或自行车)>行人,但是也有电瓶车挤进去汽车被迫让道的时候,不过可以确定的是,行人永远是排最后的。
为了改变这样的情况,有关部门已在方方面面做过很多努力:宣传交通法规、创建文明城市等等。因此,他们想借助的奥运会、世博会,但这些都早已结束。但如今,中国交通变化远远小于当初的期望。
在奥运会和世博会时,中国交通文化上曾经有过一些变化。但可惜的是,奥运会和世博会结束后,人们的习惯立即回归了以往的状态。
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正在经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很多变化还是局限于硬件上的变化。
经过奥运会和世博会后,北京、上海的交通设施改善了很多,两个城市的地铁已经四通八达,可是交通意识没有跟着环境的变化而发展。
来源:- 关键字搜索:
- 外国人中国交通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