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廉价“中国制造”结束 要么创新要么减速

 2012-03-13 12:12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1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基地,中国制造占到全球制造的五分之一。但现在形势发生了变化,廉价的“中国制造”时代可能要画上句号了。渣打银行3月5日发布了一项针对200家开设在珠三角地区的港资企业的调查结果,发现今年工资已上升了10%。在深圳的富士康,上月工资上升了16%至25%。

从2002年到2009年,广东省蓝领工人劳动力成本(包括福利)每年上升12%,在上海,这一数字是14%。有分析师估算这一数字在菲律宾大约是8%,在墨西哥可能只有1%。如果中国货币和船运费用每年上升5%,工资每年上升30%,那么到2015年,北美制造将和中国制造成本相同。当然,现实中,这一聚合效应可能不会那么快,但趋势是清晰的。

如果廉价的中国制造正在消失,那将会由劳动力成本更低的贫穷国家来替代中国制造的地位吗?这是一种惯常的思维,但这是错误的。尽管中国劳动力成本在增长,但中国有可靠的供应链和其他基建设施,这对于企业的持续发展十分重要。同时,中国沿海地区还有其他优势。首先,沿海地区接近繁荣的中国本土市场,那里消费需求巨大。第二,伴随工资增长,中国生产力也在增长。第三,中国的劳动力市场足够巨大且灵活以适应周期性行业。第四,中国的供应链是成熟且反应灵敏的。

另一个预测,是说中国的内陆工厂将超越沿海工厂。这主要是因为劳动力更愿意在家门口工作。但内陆劳动力成本较沿海地区的优势并不明显,而将工厂迁移至内地还面临着一系列未能预测到的成本。比如,出口运费更贵,高技能人才更缺等。如果中国纠结要继续兴旺,制造企业必须向产业链上游走,这意味着必须摆脱加工,开始创新和设计。中国廉价劳动力成本的老模式过时了,中国面临的下一阶段是:要么创新要么减速。

来源:上海证券报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