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涟:美资大回流—美中友好桥梁将断(图)
作者为旅美中国经济专家与评论家,美国《商业周刊》1999年评为“亚洲之星”。其著作《现代化的陷阱》一书被推选为“30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300本书”。
在2011年APEC亚太峰会上,揪住中国衣领的美国总统欧巴马。(Getty Images)
种种迹象显示,中美婚床正在迅速裂开:夏威夷亚太峰会(APEC)中,美国、新加坡、纽西兰、智利、汶莱、澳洲等九国签订TPP协议(Trans-Pacific Partnership,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或跨太平洋伙伴关系),中国“未获邀请”;美国总统欧巴马在会上发表强硬讲话,批评中国戏弄(Gaming)国际规则;美国与亚太各国一道向中国施加压力,迫使北京在南海油气开采权问题上做出重大让步,承诺中国海军舰船将不再经常骚扰越南、菲律宾和其他国家的油气勘探活动。所以这些,国际媒体形容为“欧巴马揪住中国的衣领”,让北京深感受辱却无可奈何。
欧巴马对中政策:从“叩头”到“揪住衣领”
更重要的方向性指标是美中经济和安全审议委员会的年度报告。报告共列出了43条建议,第一条建议就是,美国国会应委托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对现行对中政策开展评估。我注意到该委员会主席William Reinsch特别指出,美国已经意识到,指望中国彻底融入西方的经济和政治体制是不切实际的。这一说法表明:美国对中国的政治幻想已经破灭。
回想美国总统欧巴马入主白宫后的三年对中外交,一定让人感慨万千:欧巴马曾将中国外交部国际研究所的“对中政策期望清单”全盘接收,当作白宫的对中政策,并在其任期的第一年兴冲冲地访中,但却两手空空毫无所获,欧美舆论称其“向北京叩头”;这次在夏威夷亚太峰会上对中讲话强硬,国际媒体称其“揪住中国的衣领”。从“叩头”到“揪住衣领”,中国失去了什么重要的依凭?
中国市场已成美资眼中“鸡肋”
2009年12月哥本哈根峰会上中国表现极其恶劣,导致欧巴马对中态度转为强硬。今年5月宾拉登被美军击毙,意味着牵扯美国外交策略的反恐战争结束,美国不再需要中国这位半心半意的所谓“战略伙伴”。但中美关系发生变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诸多美国跨国公司巨头相继从中国市场撤出。美国波士顿企管顾问公司(BCG)发布的研究报告《美国制造归来》(Made in the USA, Again)指出,中美生产成本差距缩小,美资企业已从大陆撤离回流到美国,Made In China已变身成为Made In America。
早在四、五年前,美欧众多跨国公司就已经公开表露对中国投资环境恶化的严重不满。中国美国商会与中国欧盟商会连续三年发布的调查报告,都表示欧美商界对中国的保护性政策越发感到担心,认为它们在中国工作的环境在未来几年将会更加恶化。外资的不满集中在三点:一是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新规定迫使外资企业将业务和技术诀窍转让给中资公司,以换取市场准入;二是政府采购规定有失公平,在中经营的外资公司“期望在公开招标中获得平等对待”;三是中国对外资企业并购采取的限制。要成立合资企业,外资方面必须寻找中国公司作为合作伙伴,双方的股权分配只能是一半对一半。在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严重不足,这给外资企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美国政府、欧盟领导层与中国就投资环境进行多轮磋商,但未能有所改变。加之中国大陆近两年面临员工薪资上涨,土地成本增加,以及人民币不断升值等因素,造成整体生产成本大增。美资企业盘算成本之后,认为大陆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已不复吁在,于是将企业回迁美国。BCG在《美国制造归来》中预测,到2020年将有15%针对北美市场的美国企业从中国回流到美国。前不久,福特汽车公司宣布把1.2万个工作机会迁回美国,并将在美国投资160亿美元,包括62亿美元用于购买和升级在美工厂的配备。BCG高级合伙人希尔金(Harold L. Sirkin)指出,未来五年在美国一些地区制造的商品,生产成本将只比大陆沿海城市略高5%至10%。成本缩小的同时,美国的生产效率更超过大陆。
美跨国公司曾是北京游说美国的重要盟友
撤资的不止产业界,还有金融业。最近几个月,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和高盛先后结束与中资银行的联姻。在它们采取行动之前,美国银行和美林(Merrill Lynch)将其拥有的中国建设银行的10%的股份出售了大约一半。在所有美资的撤资当中,高盛的退出具有标志性意义。
高盛曾绞尽脑汁希望在中国金融业插进一只脚。为了获得北京青睐,高盛曾投入钜额公关费用进行巧妙的公关。这些公关手段当中包括采用北京最喜欢的手段:即帮助中国在国际社会宣传。那本罔顾事实、竭尽吹捧之能事的《北京共识》(2005年),就是美国高盛公司的资深顾问乔舒亚.库珀.雷默(Joshua Cooper Ramo)执笔写成。这个报告不仅将中国这种罔顾社会公正与人权、严重透支生态环境的经济模式,说成“以平等与高质量的发展为其特点”,是“寻求公正与高质成长的发展途径”的发展模式;还说“北京共识”包含的许多“非经济理念”(即“专制极权政治+市场经济”的政治理念与价值观)不仅值得发展中国家仿效,还将在全球范围内取代“华盛顿共识”。
花费如此投入公关而进入的市场居然被舍弃,只有傻瓜才会将这一讯息解读成是出自于自身的困难。只能说,这些银行已经看到一点:中国市场的前景晦暗,该是全身而退之时了。
这些对美国政界有重大影响的跨国公司退出中国,意味着联系中美政治经济关系的重要桥梁将断。以前由于经贸利益而被强压住的中美矛盾,如地缘政治上的矛盾、中国与国际体系的摩擦、中共价值观与普世价值的内在冲突等就会日益突显。中美关系将面临新变局。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关键字搜索:
-
何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