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生活在都市的中国人每天都在吸毒

 2011-12-16 00:11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1

严重的空气污染,一直是困扰中国的重大问题之一。最近以来,由一个名为“PM2.5”的空气监测数据引起的争论,又一次把空气污染现状提升为全民关注的焦点。今天的中国观察,要为大家介绍有关中国空气污染现状的分析评论。

深圳《晶报》署名汤嘉琛的评论称:“美国驻华大使馆几年前就开始发布他们独立监测的北京空气污染数据,公众可以通过微博即时查看。这一数据屡次与中国政府的官方数据矛盾,让中国方面颇为尴尬。相较于北京市环保部门的‘轻度污染’评级,美国大使馆的监测数据经常给出‘危险’警告。前两天,北京市环保局回应公众质疑时称,空气质量数据不能只看美国大使馆的‘眼色’。这话当然没错,但按照同样的逻辑,空气质量如何大概也不能只看环保局的‘蓝天指数’——北京市每年空气质量达到优良级别的天数多达260多天,谁信?”“连直面空气污染现状的勇气都没有,我们如何相信他们能够本着对公众负责的态度去改善空气质量?”

北京《经济观察报》署名启越的评论称:“我们应该感谢美国大使馆那个内部监测数据。它让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叫PM2.5的东西每天经过我们的肺,让我们可能患上肺癌、哮喘等疾病。”“在公众压力之下,应时而出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中,虽然同意将公布PM2.5监测数据,但是时间点定在2016年。公布一个PM2.5检测数据,真的有那么难吗?我们认为,最大的难点在于我们官员的思维,是以政绩为本还是以人为本?问题是,一个公众都不相信的空气质量数据,还有公布的意义吗?”“如果我们一直沉迷于自我制造的‘空气优良’的数据中,必将是要给双输的结果:我们失去了自己的肺,政府也失去了公信力。”

北京《环球时报》的社论称:“中国东部和北部大片地区再被雾霾笼罩,空气污染是否已经‘失控’的争论席卷舆论。官方坚称没那么严重,但互联网上一直更相信美国驻华使馆的监测数据。争议看似发生在对污染严重程度的判断和解读上,实际这还是政府公信力缺失的老问题。由于政府公信力不足,官方的很多东西如果拿到舆论中去争辩,很容易不堪一击。”“中国反空气污染的战争必须打响了。而且它应是一场‘全民战争’。政府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再不可遮掩问题、搞北京奥运时的那种‘一阵风’治理了。作为公民,我们有发牢骚的本能,但我们都得为打赢这场战争具体做些什么。因为所有开车的都是PM2.5污染物的排放者,大气污染的源头恰恰是我们每一个人。”

香港《太阳报》“华夏透视”的评论称:“中国为经济发展付出的环境代价令人怵目惊心:大部分地区空气污染物浓度超出世卫标准五至八倍,百分之百的城市居民生活在不合格的空气中。”“就目前而言,全国大部分城市平均每年二百多天为灰霾天气,空气中含有大量有毒物质,有专家指出,灰霾天气已取代吸烟成为国人患肺癌的首要原因。中国工程院院士锺南山更断言,‘无论是有病还是没病,五十岁以上的广州人,肺都是黑色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生活在都市里的中国人每天都在吸毒,每个人都是污染空气的‘吸尘器’和‘过滤器’。然而,口口声声‘以人为本’的执政当局却采取鸵鸟政策,掩耳盗铃,愚弄百姓。最典型的事例就是长期用比国际标准低得多的标准来监测和发布空气质量,结果不是‘优良’,就是‘轻度污染’。直到今天,这个被称为PM2.5值的国际通行空气质量标准,依然被当局列为国家机密。”“从根本上讲,发展经济就是为了造福于民,离开或偏移这个目的就是本末倒置,甚么GDP,甚么执政为民,甚么科学发展观,统统都是空话。”

来源:法广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