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我们一直熟悉的长征路上的一幕是这样的:
1935年9月初,红军左路军在草地进军途中遭遇葛曲河涨水,张国焘遂顽固坚持南下,中央为了实施北上方针,于1935年9月9日深夜率领红一、三军和中央纵队连夜秘密出走,脱离右路军驻地单独北上。1937年3月,延安发起了大规模批判张国焘运动。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端出了“密电”问题:“张国焘在分裂红军问题上做出了最大的污点和罪恶。左路军和右路军的时候,叶剑英把秘密的命令偷来给我们看,我们便不得不单独北上了。因为这电报上说:‘南下,彻底开展党内斗争。’当时如果稍微不慎重,那么会打起来的。”......
看完《长征“密电”问题的来龙去脉》一文,历史有可能是另外一个样子,不知你信不信。你可以不信,反正我信了。
历史有时就是这样,时常会泛着绿色诡异的目光,你甚至惊异毛在红军最危急的时刻不惜铤而走险,幻化出其个人一生中众多“弥天大谎”的第一出:“张国焘擅自命令西渡黄河”、“西路军右倾逃跑(造成2万多红军几乎血本无归)”、“张试图武力解决中央”。
如果能借这两件事彻底清除张国焘,那对毛泽东完成党内大一统的控制则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张国焘在建党一大及以后的时期党内地位均高于毛,而且四方面军保留的红军将士更多。
已经公开的大量历史文电表明,西渡黄河和西路军在河西军事行动的指挥者正是毛泽东本人。
那么,当时中央所在纵队秘密出走的不良影响有哪些?
......中央坚持北上方针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当时有的做法也欠妥,直到多年后中央总书记张闻天也还称其为“非布尔什维克的态度”。中央当时仓促北上,丢下了数百名伤病员;并瞒过了处于同一防线的友邻红四方面军部队,致使原驻地班佑被反动武装乘机侵占,次日凌晨,友邻红四军十师三十团猝不及防遭到敌人从班佑方向的突袭,损失百余人,红三十团团长负伤。这些情况的发生,造成了严重的消极政治影响。当时,红军指战员,包括一方面军未走的同志,都很不理解,难免心生怨愤。而一同从中央苏区长征而来的五军、三十二军,则意见更大,特别是军领导人,认为把他们甩在草地里,尤为愤激难平。虽然时间过去了一年多,但是人们心里的疑虑和隔阂并未完全消除......
到底所说的“密电”有没有“武力解决”的意图或说法呢?
如果有这么一个片段,历史就这么走下去吧。如果没有这层意思呢?
最后结果我们都知道:毛在张国焘问题上大获全胜,“逼”其出走延安成了“叛徒”。
......毛泽东甚至在延安公开羞辱张国焘。有一回看戏,演的是唐僧取经。毛泽东突然对身边的一个民主人士说:“唐僧西天取经谁最坚定?唐僧。谁最动摇?猪八戒。”接着他指着坐在他左边只隔一个座位的张国焘,说:“他就是长征路上的猪八戒。”张国焘闻言大怒,哐啷一下站起来,向剧场外走去,骂道:“无耻。”毛面不改色。面对这些羞辱,张国焘痛苦不堪......原载于《文史参考》2011年第11期。
假设就是毛缺乏事实根据“信手拈来”的“阳谋”呢?它如果能为分裂定性、纾解困惑、清算错误,肃清影响,维护团结、维护权威提供诸多方便;对迎接更为复杂和艰巨的新任务有重大意义,我们或许能够默许毛的“计谋”、原谅他的“初衷”,但问题是免不了其中的一部分人群将要面临委屈和不公平,同时也一定程度上牺牲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更大的问题岂止如此,尝到用“街头智慧”处理党内异己“得逞”而获得“甜头”的毛以后难道不会“故伎重演”吗?纵容这种方式接下来倒霉的又会是谁呢?是潘汉年?是彭德怀、张闻天?是刘少奇、邓小平?亦或是林彪?
我们可能不理解毛为什么会这么做:“毛这么做的人格依据是什么?”这就需要我们再复习一下里索《九型人格》对处于第4-6层失衡的一般状态时第8型人独有的描述:
敢于冒险、“街头智慧”、力图占上风、“胆大妄为”、“好战好斗”、鄙视弱者、好挑衅、犬儒主义……
对处于第七层的第8型人的描述:
“他们是弥天大谎的频繁制造者,他们的谎话说上一千遍就成了真理……”
当然啦,对于“建国”后期的毛来说,说一遍就够了。
来源:- 关键字搜索:
- 毛清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