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保部门缺乏有效手段监管污染企业

河南省南阳市一家污染企业,最近把当地环保局告上法庭,并且赢得了官司,显示出中国环保部门在面对制造污染的利税大户,缺乏有效手段进行监管。

南阳市高新科技区梦灵钒业公司,因为污染严重和违规生产,被当地环保局断电强迫停产,梦灵钒业公司向当地法院起诉环保局,并索赔270万元的赔偿。香港明报报道说,最近当地法院裁定,中国的相关法律没有授权环保局有权对企业停电,因此南阳高新科技区环保局的行为是行政违法。不过法院驳回了企业索赔的要求。

报道说,这说明中国环保部门缺乏行之有效的手段治理环境污染。

不过,中国一位网络作者刘先生认为,类似这样的案件,只能说明该违规企业有强硬的官方背景:

“这个企业它能告赢肯定是有背景的。因为在中国如果要是民告官的话,能立案甚至还能告赢,一般都是有背景的。否则的话你连门儿都没有。”

在美国的中国事务网站主编伍凡表示,在中国,能够上缴高额利税的企业,往往会受到当地行政当局的强力支持,相对而言,环保部门几乎没有任何行政权力:

“中国地环保局是最最没有权力的一个部门。没有立法权、没有执行权,只有一个监督和建议权。没有任何用处。人数也最少,投入的资金也最少。现在当地政府谁给钱水就是大爷。你搞什么我都管不了了。报税缴得厉害。当地政府要靠他们养嘛。谁钱给的多,谁就是大爷了。”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因为环境污染问题导致的居民和企业冲突事件频繁发生。中国知名企业比亚迪公司,最近也爆出下属电池工厂常常趁夜间排放污染气体,导致附近居民难以忍受。《明报》报道说,深圳龙岗区数百名居民,星期一前往比亚迪示威,抗议企业的偷偷排放行为。

而最严重的案件发生在浙江海宁,上星期上万居民冲入一间外资化工企业,抗议企业污染导致当地居民身体健康严重受损。抗议人士和警方发生冲突,消息透露说有多人被逮捕。

刘先生表示,近年大量海外化工企业以独资和合资的方式进入中国,他们主要看重的,是中国的环境成本低廉:

“一般这些化工企业它的主要成本是治理环境,就是排污的这套设备。它现在搬到中国就大量地节省了这方面的成本。而这方面的成本是占它整个企业支出成本很大的一块。所以,它并不是看重中国廉价的劳动力。”

伍凡则表示,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九大热门冲突问题之一。他认为,中国各地地方政府在继土地财政之后,现在开始进行污染财政,把外国高污染企业引入,却对污染问题视而不见。他认为,有关环境污染问题的冲突,在中国将日益严重:

“土地现在越来越少,就从环保上想办法。那只有卖矿山了。反正就是牺牲老百姓的利益来得到钱。污染已经成为社会动荡九大祸害根源之一。中央政府管不了,地方政府胡作非为,结果就放火烧掉。你不让我活,我也不让你活。最后可能就会出现这种结局。”

刘先生则表示,在中国权力高度集中的体制下,如果没有地方行政当局的支持,环保部门对污染企业的监管只能处于软弱无力状态,而民间自发的环保团体面对最近两年政府的压制也渐渐式微,中国的环境污染只会越来越严重。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