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步滴语】踱步“平遥”(组图)
在一本叫做《平遥古城》的书中第一页上这样写到:“山西省的平遥古城,这座古老而神奇的封建县治城池,是黄河中下游汉民族居住区古代县城的典型。199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把平遥古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时,是这样评价的:‘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在《山西旅游景区大全》中对平遥的历史有如下记述:
据出土文物考证,早在新石器时期,平遥已有人类繁衍生息。相传这里曾为尧(公元前21世纪)的封地。因此称为古陶地。
平遥古城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前827——782年)。《平遥县志》载:“周宣王时尹吉甫北伐猃狁,驻兵于此。”成垣为夯土筑,在今平遥西北6千米处,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
西汉时,汉文帝刘恒为代王时,在此曾建都中都(今平遥);到南朝北魏时,太武帝太平真君九年(448年),因避魏太武帝之讳(太武帝名拓拔焘,“焘”和“陶”同音)改平陶为平遥。至此平遥民名字沿用至今。
明洪武三年(1370年)平遥古城在旧城垣的基础上筑成砖石城墙,形成现在规模。
清道光三年(1823年),全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在平遥城西大街崛起。当时集中了全国最大的票号富商。有了这个基础,从而带动了城市建设的大发展,保证了城市建筑的较高质量,也促进了平遥古城社会、经济、艺术的发展。
平遥古城其总布局是仿造灵龟的式样设计的。全城以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为主线,纵横交错以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构成近似龟甲之上的八卦图案格局,主次分明,井井有条。全城的心脏便是南大街北部的那座高大的市楼。
平遥有龟城之称,龟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象征吉祥、安宁、长寿,是有灵气的动物。古城设计师特意为平遥设计了六道城门,而且各有一个外凸的瓮城,既能方便出入,又保障安全。(P157)
关于平遥为乌龟城的来源,曾经有这样一个传说(见《平遥古城》P7):在尧帝受封在陶(今平遥)后汾河下游泥沙於塞,洪水泛滥,晋中盆地被夷为晋阳湖。尧帝只好带着妻子和大臣们离开这里,到别处居住。后来舜帝任用大禹治水。大禹用十年的时间把积水疏导到黄河中,完成治理水患的使命。
当舜帝带着娥皇和女英两位妻子(尧帝的两位女儿)回到故土陶地的时候,发现故城完全被淤泥掩埋。踪迹皆无。这下子可把众人难住了。
正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出现一只金灿灿的硕大无比的乌龟,缓缓的从波涛滚滚的汾河爬上岸来,意味深长的看了看娥皇、女英,然后从容的向前爬去。温和慈祥的舜帝心一动,对两位爱妻说:“灵龟出现是吉祥之兆,也许是先皇显灵于我们。我们跟着它,它停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筑城。”众人都觉得舜帝说的有道理,就跟着灵龟一起走。当灵龟爬到平遥所在城池的地方就不动了。舜帝说:“这是上天指定的地方,我们就在这里筑城吧。”舜帝将筑成的任务交给了大禹。大禹为了纪念灵龟,就仿造灵龟的样子建造城池。舜帝还将此城池命名为“古陶城”,并在北门外设计修筑了一座流传至今的“尧帝庙”,供世世代代古陶人奉祀纪念。
精品景点有:平遥城墙、双林寺、镇国寺、日升昌票号、平遥县衙署、平遥城隍庙、平遥文庙、清虚观。此外还有镖局、市楼、明清古商业街、漆器博物馆等好的去处。
关于平遥,我最早是上高中的时候在一篇文化散文中见到的。记当时就萌生出一个念头:今生若有机会,应该好好看一看这座在明清时候富庶的被誉为“中国的华尔街”的地方。
当几位朋友跟我说山西你最想去的地方是什么?我想起了早年的梦想,于是脱口而出:“平遥”,朋友说那我们就驱车去。
于是我们一行几人就开车到达平遥。在南门我们买了票进到里面。走进城门,我们就看到那深深的车辙印痕。这是当年商家雇用的金属轱辘车在这里行走留下的痕迹,深深的车辙就看出这里当年是多么的繁华和富庶呀!因为只有很重的车子才会在石板路上留下很深的印痕的。那么“沉重”的东西就是金银等值钱的物品。
跟随者导游的指引我们一一游览了日升昌、镖局博物馆、文庙、县衙、城隍庙和明清商业街及古城墙。
在县衙中我们看到一株汉代古槐,此树主干曾经枯死六次,又从根部发出新芽。现在的树干是明朝时期发出的树干。虽老态龙钟却还是枝繁叶茂。
这里的游人非常多。我们在这里见到了很多从全国各地来观光的,而且见到了很多美国、德国和俄罗斯甚至从非洲来的黑人。我走上城墙,一边在上面来回慢慢的踱步,一边望着人头攒动的街道。我就在想:由于这里保存了完好的古迹,人们来观光,来看看这些“陈年旧物”,以缓解平时为了生活而日益紧张的心理,出来放松一下,同时也为了沾沾龟城的福气,图个长寿和发达的吉利。这些其实都是表面。
其实,我觉得人们无论受无神论毒害有多深,怎么不相信神,但是当他(她)一进入古城的时候,他(她)所听到第一个故事往往就是关于这座龟城的传说。其实正如前文提到,这座城池按照舜帝的说法,是上天指定的地方。那么无意中就把神的智慧与慈悲说出来了。
还有在城隍庙中和镇国寺、双林寺等寺院中(有的不在古城内,而在城外。)都供奉着很多神像。这些本身就成了人膜拜的对象。无论人是为了求财还是求升迁其实都得相信神和尊敬神才行。这无形中就会让处于“无神论”毒害中的人们心中留存着一份神的影子。
这里有着古代钱币的实物、清代官场朝服样品、科举制度的详细过程、明清票号的运作格局等等。让人们睹物思人,思绪经常回到从前的某个朝代……
我曾经问过一位游客:“请问您是第几次来这里?”他说:“第三次。因为我觉得一走进这里,好像回到了古代,回到了我心中的一种梦境里一般,所以来这里好几次。”当时我记得我对同伴说:“其实为什么很多人一而再、再而三的来这里?其实是因为虽然表面上今生也许他们没有在这里出生、长大,但是如果人是有轮回转生这种现象的,那么当在古代转生时曾经留存于记忆中的那些印记在转生时被洗脑时洗去了,但是那种传统文化的归属感却不会磨灭,只是沉积在我们的骨子里和血液中罢了。当我们今生面对着一座对于古代文化的很多部分保存完好的城池的时候,那份早已沉积在骨子里、血液中的文化底蕴就会开始萌发。虽然表面上不知为何或者只是为了散心,但却成全了那份源于内心的文化归属感。也许在这里就能找到自己从前早已模糊的身影和曾经有过的对别的事物印象等等,所以才有那么多的人不远万里过来看看这些‘陈年旧物’。”
朋友们也说:“是呀,我们虽然第一次到这里来也感觉好像有些东西见过或者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就好象自己从前曾经用过似的。也许从前某一生我们即使没有出生在这里,但是就算出生在别处,大体的场景从前也是见过的,要不然不会出现出现那种亲切和莫名的感动的。也许这就是你说的对传统文化的‘归属感’吧。”……
在城墙上,望着如血的夕阳,我说:“今天我们带着这份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归属感’回去,也许对于我们今后理解文化和感悟人生都会有很大助益的。今儿天色不早了,我们还是快点回去吧,明天还得到河南的万仙山景区呢!”……
点击与作者交流
- 关键字搜索:
-
【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