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对通胀发出警告

中国央行周五就通货膨胀压力发出警告,并且在全球市场动荡对中国经济增长构成威胁之际,央行仍承诺将继续实施以稳定物价为重点的稳健的货币政策。

中国央行在《2011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表示,稳定物价总水平仍是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但同时指出,稳定物价的基础还不牢固,形势仍不乐观。

中国央行是在全球市场出现新一轮动荡之后发布上述报告的。报告警告称,全球主要经济体可能面临滑坡的风险。

最新的货币数据显示紧缩货币政策正在发挥效力,一些经济学家表示,中国央行可能打算在未来数月对货币政策进行微调。中国央行今年以来已三次上调基准利率,并六次提高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

中国央行重申将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自2010年6月中国事实上结束了人民币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已累计升值6.8%。截至周五尾盘,人民币兑美元较上周升值0.8%,为2010年6月以来的最大单周涨幅。

中国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14.7%,为2005年5月以来的最低同比增速,表明货币紧缩措施已开始奏效。

中国央行表示,6月末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降至0.8%,低于第一季度末的1.5%,并触及历史低点。这表明银行业流动性吃紧,限制了银行的放贷能力。

上述报告还包含了各金融机构利率的详细信息。与基准利率的变动相比,各金融机构利率所揭示出的紧缩程度更高。金融机构6月份执行上浮利率的贷款占比为61.15%,高于1月份的49.20%,表明银行收取的贷款利息增多。

中国7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升6.5%,为三年多来的最大同比升幅,但经济学家们普遍预计,今年余下时间内通货膨胀率将会回落。

本文留言

作者Owen Fletcher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