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称中国地方债濒危 (图)

自中国政府2009年启动应对金融危机的宏大经济刺激计划以来,中国地方政府积累了大量债务。这一问题人们早已意识到。但直到现在,这场“狂欢”的全部后果才逐渐清晰。

情况不太好。中国首次针对地方财政状况开展的审计显示,各地方政府的债务总额达到10.7万亿元人民币(合1.656万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近30%。其中有许多贷款被认为质量不高。总体上,它们可能会导致银行系统不良贷款激增。

债务总额激增的主要原因,是金融危机之后地方政府在财政方面的限制得到放松。中央政府建立了所谓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默许地方政府绕开一项限制它们从银行贷款的规定。这一政策催生了隐性的债务积压。一位中国官员表示,这些债务中有许多投资去向不够明智,投入到了监管松懈的项目中,其中大约四分之一无法产生收入。

诚然,中央容许地方政府沉湎于无节制的、导致负债的挥霍,是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反弹的一个关键原因。银行资本为政府刺激方案充当了某种形式的力量“放大器”。然而,问题如今正浮出水面。从目前情况看,一些地方政府从银行大举借贷,它们认为,自己造成的财政问题越大,中央政府最终为其纾困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许多地方政府现在可能已无力偿还欠下的债务。

中央政府不太可能坐视不管,任由大量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垮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这会给国有的金融部门造成极大冲击。但是,中央政府也必须对不负责任的地方政府财政体系加以控制,以避免问题进一步扩大。

答案不是停止地方政府从外部融资,而是要确保他们负责任地融资。应当允许他们发行债券,而不是从银行贷款。这种做法要求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更加透明,也会迫使地方政府更加自律,有可能促使他们作出更好的投资决策。

赋予地方政府更大的财政自主权,或许不是北京方面的首要任务之一。然而坚持不这样做,可能会维持一个浪费、不负责任的体系,它所构成的财政风险眼下已非常明显。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