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老拿国情说事

据媒体报道,在日前举办的牛奶行业内部研讨会上,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表示,我国现有的奶业标准全球最低,这主要是因为被个别大企业绑架;而内蒙古奶协秘书长那丁木德则认为,制定牛奶质量标准要从国情出发,执行更高标准,七成奶农将杀牛。

2010年以前,我国牛奶的标准是每毫升细菌总数50万个,蛋白质每百克2.95克。调整之后,细菌总数增加到200万个/毫升,而蛋白质则下降到2.80克/百克。2010年以前的标准在国际上就不算高的,调整之后就更不算高的了。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但凡标准,都应该是着眼于高处,没听说过要迁就于低处的。当然,如果现实情况如此,确实达不到那么高的标准,强行拔高标准的结果反而等于失去标准。但正如我们说,法律是道德的底线,法律是不准做什么,道德是应该怎么做,将法律作为我们全部的道德要求和上限,国家也就没有理想可言。这对奶业同样如此,标准一直就低不就高,企业心气儿再高也会慢慢变得不求上进。

更何况,国产奶业如今正处于多事之秋,重塑消费者的信心是重中之重。这个信心的重塑,不是靠几个乳企聚在一起发表一个宣言就能够实现得了,而是在于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加自律。向来提高产品质量、品质就是企业的竞争所在,不在这方面多下功夫,多多宣传,而只是兜售一些营养概念,隔三差五地就在网络上黑竞争对手几下,这样的竞争实在是舍本逐末,同时这样的竞争结果也只能是让整个国产乳业在同外资品牌的市场对抗中节节败退。

重塑消费者的信心,首先要取信于消费者。拿什么取信?更高的标准,而不是更国情的标准。国情是必须要考虑的,丢开国情去奢谈什么高标准只能是空谈。但同时,国情又是必须要超越的,不超越就要一直这么囿于这种低水平之中,自我保护又自我满足,遑论成为技术最先进的企业以及最有价值的品牌?

奶牛散养确是国情,散养的奶牛不如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的奶牛健康程度高也是不争的事实。如何把握?交由市场。标准是一个准入的门槛,在行业的低标准之下,企业则有不同层次的选择。有的企业就倚着行业低标准生存,有的企业则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以高出行业低标准的企业标准来约束自己,走高端的路线。比如说选择低标准的常温奶和选择高标准的巴氏奶,在食品安全方面都是令人放心的,但在营养的蕴藏方面则高低立下,前者营养流失多,后者营养流失少。这样的话,就可以让市场去进行选择,但需要将这不同的标准让消费者明白,让消费者去“用脚投票”。更多的消费者喜欢高标准之下的高品质奶,那么自然会有更多的资源投向这里。可如果不是因为消费者的消费偏好,而仅仅只是几个大企业的忽悠,就让低品质奶成为市场供应主流,不仅没有道理,更是失信于消费者。

本文留言

作者韩哲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