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一词之颠倒 被赶出京城(图)

 2011-05-28 16:48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2

       

大清皇帝乾隆爷,一生好学敏思、博闻强记,触类旁通,字画古玩,无不精通。只是这一身子的学问,弄得那些身边的人,不得不随乾隆的性子而战战兢兢。

据说乾隆皇帝有次带着几个翰林学士出游,路过一帝王墓。他指着墓前高大的石人问周围,这是什么。一翰林回答说:“这石人名叫仲翁。”

乾隆随口诵出“打油诗”一首:

翁仲尔今称仲翁,
必是窗前少夫功;
你今不得作林翰,
罚到江南作判通。

乾隆爷故意把每句最后两个字都颠倒过来,以讽刺把“翁仲”错为“仲翁”的翰林(在当时应该是大院士级别的人物了)。

随事而发的打油诗,显示了乾隆爷的诗词功夫,每句后的两个字的颠倒,幽默中带有讽刺,教诲中而有指点,而及为人为事、延及读书。语意中轻轻,却是重重不堪,可能让那个随口而出的翰林顿时一身不自在。

中国,伯仲用于人名,是老大老二的意思,一般的人听到其名字之中有伯、仲字,便知是兄弟中的排序,一般紧排于姓氏之后,翁是指老人,自然应该是排在最后。那个翰林可能是由此习惯联想而谬误了。

翁仲,历史上确有其人,名阮翁仲。相传他身高丈三,端勇异于常人,秦始皇令翁仲将兵守临洮,威震匈奴。翁仲死后,秦始皇为其铸铜像,置于咸阳宫司马门外。匈奴人来咸阳,远见该铜像,还以为是真的阮翁仲,不敢靠近。于是后人就把立于宫阙庙堂和陵墓前的铜人或石人称为“翁仲”。

乾隆爷就此事而顿发诗情,可能缘于自己的文学习惯。乾隆爷每每遇到名地佳景,都会触动古之悠长情而大发诗兴,今天我们在各地、各个城市、各个风景名胜每每看到的乾隆题诗,就是明证。乾隆爷由此也成为中国历史上题诗做赋数量最多的帝王。我们读他的这些随笔诗之时,可以想见乾隆爷每到一地,是很动脑筋的,或寻古或思今、或咏或叹、风雅自比古之圣贤。难得的是还要于短短一刻之间,随口集风光,集词韵、集情感,集平仄而成章,让今天的人们不得不佩服他的能力与学识。他一生学习不断,不仅仅习文习诗,还眼观世界学习西方物理数学。这对自己不啻是个很好的思维与文化修养的锻炼,甚至也是对自己文化能力的考验检查,更是对自己品格风度的养成、管理能力与辨识能力的时时借鉴与锻造。

不过,那将“翁仲”错认为“仲翁”的翰林,碰上这样较真儿的主子也是倒霉到家。一辈子的学问修炼,却于一时之间一个词儿的含混,就从宫里给发到外地去了。细想,到底是真的因他的口误而降职?还是乾隆爷早已想调整他的位置?还是借题而言事?这三种因素可能都有。但有一条乾隆讲得清楚,“只因窗下少夫功”,读书不认真,必然导致做事不严谨,不认真做事、学问浅薄,必然会有所失误,必然是明天或者未来一件谬误的隐患。马虎的人、不认真的人不做官还好,做了官,谁知什么时候会马虎一下、糊涂一下?若是你误一回,他误一回,人人误一回,那国家会误成什么样子?国事无小事,祸延后世啊!

由此而想当年乾隆爷下边的翰林臣子,为这样事事洞明、时时洞明的主子办差,可能无时不战战兢兢、无事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连日连夜,唯恐言之不确,唯恐言之不周,唯恐言之不实,唯恐言之不精、行之不勤吧!只要为这些臣子们设身处地,隔了几百年,你的两股还会战战而抖。戏想一下,从这点上出发,那个翰林能够离这个较真儿的主子远一点,倒也是得了一点儿轻松。江南风轻水软,正好松了筋骨,但终是不堪大用了。如记不住主子的教诲,不让主子重新认识自己,那可能会终身不得重用了。反过来再想,“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连日连夜,唯恐言之不确,唯恐言之不周,唯恐言之不当,唯恐言之不实,行之不勤”,不正是一个担当国家大事的人必须要有的责任吗?

笔罢小文,想到故宫的“撼”、“捍”之误。 倘在乾隆爷时代,脑袋可能给糊里糊涂地搬了几回家了。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