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清华:距离国家、权力、金钱最近的掮客(图)

 2011-04-25 22:55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3

清华的家底

建校优势:清华系美国退1千多万战争赔款创办

清华大学一出生就是“贵气逼人”的,其前身为清华学堂,曾是由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据史料记载,1901年9月7日,清政府被迫与11国代表签定了《辛丑条约》,这一不平等条约规定美国可分得3200多万两(合2400多万美元)的战争赔款。出于“造就一批为美国从知识和精神上支配中国的新的领袖”的目的,美国国会决定将庚子赔款退赠一半用于教育,随后选址清华园设立学堂,即赴美留学前的预科。

尽管后来的清华学子习惯将这段建校史看作激励其发奋图强的“国耻”,但在整个20世纪上半叶,时局动荡的中国少有机构像清华这样有充沛、规律、不贬值的资金来源。据投资业人士的测算,清华100年前拿到的1000多万美金粗略按4%年息相当于今日的5.24亿美元。大手笔的办学投资成为清华得以加速发展的主要条件之一,这是同期其他大学难以相比的。

品牌优势:“清华系”叱咤股市,“造富”能力全国第二

百年后,时事俱变,清华大学的财力依然让其他大学艳羡。据《中国经济周刊》报道,清华大学成立清华控股,这个涉及多领域的投资集团拥有数家上市公司和28家控、参股企业,2008年总资产达353.24亿元。另有研究机构发现,一群与清华大学有历史渊源的高管群体控制了接近100家上市公司,总市值约为14105.46亿元,占股市总值为5.02%,“清华系”整体能量不容小觑。

拥有清华紫光、清华同方这样耳熟能详的企业,加之如此多贴着清华标签的董事长、总裁、总经理,清华已不仅仅是一所大学,它还是注册商标,成功品牌。在《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学排名中,清华在“产业收入”一项得到97.8分,而哈佛大学只得到34.5分。这意味着清华在中国经济转型中得到了足够多“致富”的机会。而在今年初发布的“2011中国造富大学排行榜”上,清华培养出70位亿万富豪,仅次于北大,这或是母校给他们最好的“回馈”。

资源优势:每年获得数十亿财政特别“关照”

如果说“清华毕业”的光环对大学新生还稍显遥远的话,跻身这样一所名校享受到的资源优势本身也足够诱人。几年前大学校长痛斥本来就不多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犹言在耳。清华作为中国政府“985计划”的重点关照对象,每年可拿到数十亿的特殊拨款。当然,这个项目的资金不是向该计划所属的38所重点大学平均分配的。反观英国,126所高等学校每年分享660亿的政府资金,但却创造2220亿的社会财富,优秀的创值能力被形象的描述成奶牛(吃进去草,能挤出奶)。

人脉优势:MBA学员掏高价攒关系,政商通吃

美国《商业周刊》注意到清华MBA学员这个特殊群体,报道指出,“在中国,如果没有多少关系做不成多少事,清华大学国际MBA项目是少数几个地方务必要抓住的。”来自台湾读MBA一年级的学生认为,如果不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将会失去大量构建关系网的机会,错过有趣的人,“有时候觉得这太过头了。”

在台湾人还不太理解这一“中国特色”的时候,清华大学已经悄然提高进入MBA猎取人脉资源的门槛。有新闻说今年清华在职MBA的学费飙升至18.8万元人民币,涨幅超过40%。专家称名校MBA学费追涨的原因主要在于保持身价;对于学员而言,高学费则表明了这个交际场所的级别,能够积累足够的人脉资源是比知识本身更重要的。

当然,深厚的人脉并不仅仅在商界吃香,政界、学界或多或少亦存在“清华系”的影子。据统计,清华大学建校百年共有17万多名毕业生。建国以来,清华毕业或曾在校工作过的校友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330人,工程院士144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4人,省部级以上干部超过280人,其中曾任和现任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9人。另据清华2007年的就业数据,54.2%选择到特大型国有企业、重点高等学校、省部级以上科研单位、部队等重要行业和领域就业。

“被需要”的清华

“名校情结”渴望知识还是金钱?

无论从金钱还是权势的角度衡量,清华的“家底”都是雄厚的。这或许不是这所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校训的大学追求之全部,但今时今日的清华却实实在在满足着社会的“需求”。经济学家、制度学派创始人凡勃伦曾在在上世纪初提出“教育公司”的概念警告商业原则对美国大学的渗透。“大学越来越越追求品牌价值,学校要求老师生产更多的学术产品,这样学校的LOGO价值就越高,对生源就更有吸引力,这样学生毕业后就能收入更高,反过来提升学校的品牌价值。”

上述品牌价值的循环改变着社会大众对于清华毕业生的判断标准。凡是有“名校情结”的中国家庭,清华进榜几乎是当仁不让。每年夏天清华校园里挤满各地来参观的中小学生,拍照留影一脸虔诚。《中国青年报》去年的调查中有接近50% 的受访者认为进了名校能够挣更多的钱。另有新闻报道了一名清华毕业生找不到工作,靠卖猪肉为生,不少人就会骂他们浪费国家教育资源,甚至当笑料调侃。

富士康科技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宣布10年内向清华大学捐资10亿元人民币,支持清华大学新百年的发展。

企业捐赠关乎善心还是另有所图?

还应当引起注意的是,对于清华的“需求”还超越了个体或者家庭,商业力量也一直觊觎着学校优质资源。据不完全统计,清华百年校庆前后,清华得到了数十亿的捐赠。以捐赠人命名的楼有30栋,千万级别的各类捐赠不低于50笔。目前数额最大的捐赠来自香港创律集团董事长徐增平,这位十多年前买下“瓦良格号”航母的富商出手2亿元人民币赠与清华大学物理系。这些巨款当然可被认为是社会热心教育的共识,但为什么总是集中在清华?

一位来自其他大学的专家指出,清华在中国的得天独厚,远远超过美国的哈佛,在老美眼里,完全不可理解。作为“中央集权、官本位现象”在教育界的延伸,中国的社会与企业,必然会特别关注北大与清华,因为这是登龙门的保证,富贵的象征。

清华距离国家、权力、金钱最近

“我们在时代里迷失,母校也很难幸免”

清华大学建筑系99级毕业生刘天昭在写给母校的信中描述了这样一种普遍观感,今天的清华,也比十五年前更加“主流”,已经很难更“主流”了——没有哪所大学,比清华距离国家更近,距离权力更近,距离金钱更近。随着坐标的偏移,清华在另一方面开始离“独立之精神,思想之自由”渐行渐远。这位依然对母校怀有深情的校友解释说,“清华就是我们,除此之外并无其他,我们在时代里迷失,恐怕她也很难幸免。”

“无知识,无立场,无求真之诚意,只剩一张文凭”

不仅毕业生,迷失在当下的清华学子也是存在的。专栏作家老愚表达了对包括清华在内的一批在校研究生的失望。“无知识,无立场,无求真之诚意,只剩下一件教育部发给的红彤彤的文凭。无知识谱系,无正当价值观。在回答政治问题时,他们应对有方,操着一套熟练的正确话语,眼神炯炯,话语滔滔,肢体语言丰富,堪比外交部女发言人。”在他因为这样的年轻人感到“崩溃”的时候,另一所知名大学的教授对他的研究生发出训示,“当你四十岁时,没有四千万身价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

“一路都是教育和体制的少年既得利益者”

同期,清华大学那些“天之骄子”中的“异类”蒋方舟将母校称为“权力接班所”,“北大清华的学子一路都是教育和体制的少年既得利益者,成熟了,自然也是要沿着同一轨迹,而不能跌落到食物链的底端。于是,大学成了掠夺政治资本的地方。”这番听起来刺耳的言论得到校方的回应,领导称“学校需要认真反思,这种说法是爱之越深,责之越切。”

清华不是惟一

校长矮化为政府附庸,教授争先迎合权力的时代,学生怎么办?

尽管很难解释,清华之所以成为今天的清华是怎样一种互动关系造就的,学子们想要追求的和学校能够给予的十分契合,但这个共同体却日益偏离先贤宏论中“大学之所以为大”的本意。专栏作家马国川曾经采访了14位中国著名大学校长,这群“掌舵人”将“力不从心”的无奈归结于“官文化”充斥整个校园,行政化使得校长们矮化为政府教育部门的附庸,教授们只能想方设法地去迎合权力,或者主动投身官场谋求出路……这个时候,学生们还有什么其他选择呢?

清华大学的百年诞辰是中国教育史上一个值得记录的时刻,此时的反思、质疑甚至苛责也不仅仅针对这一所大学。只所以清华要承担更多,无外乎它的过去确实有自由、独立的光芒,那曾经给这个民族以希望;无外乎它的现在交织着太多权力和利益,可以是改革前哨,也可能是保守派的堡垒。

结语

现代汉语词典对于掮客一词给出的解释是,掮客指那些替人介绍买卖从中赚取佣金的人,俗称“中介”或者“托儿”。清华大学的问题也是中国教育的问题,必须时刻警惕“掮客化”这种倾向。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网易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