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通胀或破5% 中国行政手段降温 (图)


物价高涨百姓叹气,2月27日,一位女子在合肥菜市看价。(图:路透社)

在市场普遍预期明日(15日)公布的中国三月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将突破5%的情况下,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与民生有关的24个商会倡议私营企业不要跟风加价,而总理温家宝亦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表明,要切实推行稳健的货币措施,把物价涨幅控制在“可承受限度内”。评论估计,加息和加银行准备金等收紧货币措施将陆续涌来。

在通胀压力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国际货币基金就中国的资产泡沫发出警告,标准普尔和惠誉两大评级公司亦调低中国地产公司和人民币的评级至“负面”,中国开始使用改革开放以来较少使用的行政手段:施压要求商会呼吁不要加价。

由28个行业商会组成的全国工商联会,当中有关农业生产、医药及纺织等24个行业商会昨日(13日)发出“保供应、稳物价、促和谐倡议书”,号召属下会员企业“不跟风乘车涨价,不捏造、散布涨价信息,不囤积居奇,不哄抬物价”;不用非法手段垄断价格、不串通涨价、不操纵价格、不以限制供应量等方式人为抬价。有关商会涉及的会员企业多达数万家。

这是全国工商联自上世纪五十年代韩战时期后,首次牵头向全国私企发出类似呼吁。

另外,总理温家宝昨日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时表示,中国内部面对物价上涨较快、通胀预期增强,以及多数城市房价持续上涨等问题,下阶段必须切实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处理好控制货币总量和改善抑制通货膨胀与促进经济增长的关系;要千方百计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把物价涨幅控制在可承受的限度内;巩固和扩大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效,坚持调控方向和力度。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孙立坚指出,企业产品加价的根本原因在于成本上升,政府不应以非市场手段遏制,而是应该透过减税等方式纾缓企业压力,否则可能为未来恶性通胀埋下伏笔。他解释,日益增多的货币供应量,与企业不断压缩产能的现况,迟早引发物价变本加厉的上涨,造成难以遏止的恶性通胀。

但光大(集团)董事长唐双宁的一篇网上文章可能更能反映当局的下一步行动,他说,“稳健”、“适度从紧”才应是中国货币政策的常态选择;“从紧”、“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应该慎用;除非万不得已,中国不可采用积极的宽松货币政策。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