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极度担忧社会不稳

中东一些国家发生民众抗议导致独裁者倒台的革命,有中国网民也呼吁民众效法上街聚集。中国官方媒体为此强调,中国不是中东,中国人心思稳。有海外评论人士认为,这显示中国当局对社会不稳的极度担忧。

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的海外版星期四在头版发表题为《中国不是中东》的评论,指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图谋把祸水引向中国,挑起街头政治以搞乱中国。评论表示,中国经过多年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中国的大多数人人心思稳。中国近年的进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因此没有人愿意把共产党赶下台。文章得出结论说,中国不是中东,想把中东乱局引向中国的图谋注定落空。

美国中文杂志《北京之春》主编胡平对此分析说,分析中共当局最近的做法,显示出他们的信心严重不足。

“中国政府自己非常清楚它对茉莉花行动采取这种如临大敌、高压态势才可能防止茉莉花行动在中国发生。反对来也就是说如果它不采取这种高压态势。那么,茉莉花行动在中国就很可能发生。毕竟这是它对中国情况的一个真实的估计。

” 《人民日报》旗下的《环球时报》近期也发表了多篇评论,呼吁维护中国的稳定。文章表示,中国人爱发牢骚,不满很多,但这与他们希望“换一个中国”是两码事,并表示“稳定是中国社会的集体意志”。

香港《明报》对此发表评论说,根据学者估算,2010年中国大陆发生的群体性事件近二十万件,中国今年的维稳经费预算已经超越公开的军费预算,显示维护稳定已经成为中国当局的最重要政治目标。

旅美中国学者程晓农认为,对中国官方来说,稳定已经超越改革和发展,成为压倒一切的政治目标,但没有改革的稳定,恐怕难以持久。

“正因为不愿意改革而只要稳定,所以中国才出现了不稳定。以改革求稳定则稳定存,以反改革求稳定则稳定亡。这个道理现在看得非常清楚。以前它都是假定敌人是一小撮,但这次中国政府没有用这个话,原因是它可能发现不是一小撮。如果它不防范可能在全国各地都会出来。”

程先生分析说,中国当局显然意识到,目前中国社会存在严重的不稳定因素,这些不稳定因素并不是所谓别有用心者搞阴谋的结果,而是现行体制和当局所作所为的结果。为了压制不同的声音,中国官方的表态自相矛盾。

“吴邦国昨天在全国人大的发言其中有一句话讲得很可笑,比方他讲了五不搞,最后一个是不搞私有化。其实中国现在国有企业已经从1995年的11万家,减到只剩九千家,事实明摆在那里。印在中国国家统计局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上。吴邦国还在挣着眼说瞎话,说中国不搞私有化,说明一个问题,他们现在为了维持稳定有点慌不择言。”

胡平认为,在中共严厉的打压之下,许多中国人或许会闭口不说话,甚至苟且求存,但这并不表明中国社会大量不公平的事件不存在,也不表明中国民众的不满不存在。中国官方对此心知肚明,所以才会极力强调稳定,因为处在易燃的油库附近才要特别禁止火种。

“如果一点易燃物质都没有,你爱干嘛干嘛他根本不会操这份儿心。它知道自己欠债欠得太多,它根本就还不起。所以它才要一直采取这种高压(势态)。”

胡平说,如果中国真的像《人民日报》所说的那样,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民众都支持中共,那中共应该主动推行民主改革,但中共逆世界潮流而动,誓言绝不施行政治民主,只能说明他们极度缺乏自信。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