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株洲新华路某药店,店里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化妆品、洗发水、食品、饮料、纸巾等日用品,而店门口有两个结账台,一边是现金结账,一边是医保卡结账,表面上似乎分得很清楚。但实际上,进入药店的人可以用医保卡购买任何物品……
以上是记者就医保卡滥用现象走访调查时所看到的景象。医保制度的实施,本是一项利民举措。可在当前缺乏监督的环境下,这一市场正逐步向着另一极端发展。药店摇身变成便利店,刷医保卡能购物,这一做法在一些城市已是“公开的秘密”。
医保卡日益变得“神通广大”,到底是谁的责任?
镜头一
卫生巾、红糖成甲类药品
3月2日晚8时,在长江路人民药店天元连锁分店,记者见到店内除了各种药品保健品,不少销售架上还摆放着各种沐浴用品、洗涤用品、护肤用品、零食等,每种非药品商品都有专用的商品标签,上面标注了商品名称和原价,这些非药品琳琅满目。
记者挑选一番后,购买了党参、百合等中药材,和卫生巾、红糖两种非药品,店里工作人员将记者选购商品放在一旁,等待记者在结账台刷完卡,才从一旁把商品递给记者。收银员只给了一张医保的药店购药明细单给记者,没有提供购物小票(零售清单)。
同时,记者发现购药明细单上,所购之物全都变成了“甲类”医保药品。
镜头二
买牙刷,小票只能看不能拿走
3月3日上午11时,在新华路杏林连锁药房,记者转了一圈,发现该店非药品货柜上摆着香皂、牙刷、洗衣粉、莲子、茶树菇、红枣、木耳等物品,便购买了一支牙刷。
见中间放着金龙鱼油,记者便问:“这个也可以刷卡吗?”销售人员犹豫了下问:“你还需要买什么吗?”记者含糊地说了一下还要买其他物品,销售人员便马上说可以刷卡。
带着牙刷和挑选的一盒枇杷糖,记者来到柜台付账,销售人员还不忘提醒记者金龙鱼油也可以刷卡,有会员卡的话还可以打折,见记者还是不想买,又说满50元可以换购店内活动商品。
待刷卡结账后,收银员只将一张收费单给了记者,记者想要小票(零售清单),她表示只能给记者看看,小票不能拿走。记者看到该清单上写着佳洁士牙刷3.8元。而在该药店打印出来的购药细单上同样为“甲类”医药用品。
镜头三
葡萄干刷卡变成“中药饮片”
3月3日上午11时32分,在新华路仁和堂药店,记者注意到,进门一眼望去都是医药产品,而在左边靠后的货柜内侧上,摆满了红枣、葡萄干、香菇等其他物品。记者挑了一包葡萄干。
随后,记者很小心地询问销售人员,货架上的非药类物品是否都能用医保卡购买,该销售员说:“都可以。”记者拿着葡萄干放在结账台上时,收银员指指对面的结账台,记者才发现店里有两个结账台,其中一个为医保卡结账。记者掏出医保卡递给她,收银员二话不说就帮记者刷卡。
随即,电脑打印出来的两张小票,分别为“药店购物明细单”和“仁和堂药店零售清单”。可在“零售清单”上所购买的葡萄干却变成了“中药饮片”。
随即,记者询问为什么会变成“中药饮片”时,该收银员含糊地说,药店是这样子的。
业内人士:实际上就是一种套现行为
医保卡变身购物卡现象,业内人士觉得,原因有很多,药店为了追求利益是一方面,同时也有药店间竞争的影响。“别的药店都能买(刷医保卡买非药品类商品),要是自己不允许顾客购买,肯定就会少很多客源。”
该业内人士同时也表示,医保卡变身购物卡实际上也就是一种套现行为,本地可能基本上是买点日化用品或者食品之类,在外地还有不少买了药然后卖了套现的。
就此,记者在街头随机调查了十位有医保卡的市民,其中半数有在药店刷医保卡购买日化等用品的经历。70%的人觉得虽然不会特意拿医保卡去购买日化用品,但是去买药时如果有日常用品购买,会顺便买些。另有30%的人觉得如果药店能购买别的商品,他们还是会将卡里的钱花掉。
还有市民认为,钱存在卡里没有用,不如刷出来买东西,平时没有病买不了那么多药,就去买日常用品。“这也给药店刷医保卡买日用品提供了机会。”他说。
王先生:市民之所以用医保卡购买日常用品,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当你大病住院时,医院会先将你卡上的余钱用掉,再办理后续医疗费用的有关报销手续。
刘丽:像我们这些年轻人,一年难得生一次病,医保卡里的钱几乎用不到。每年累积下来也不少,这笔钱中有自己参保缴纳划拨到个人账户的部分,可以说是自己存的钱了,我们应该有权决定钱用在哪。
李先生:专项资金还是应该专项使用的,医保卡里的钱等同于救命钱。没有人能完全不生病,防患于未然是必要的。真到了要用时,钱没了,又该着急了。医保卡还是和银行卡有区别的。
来源:- 关键字搜索:
- 变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