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长假期间,香港和台湾在为大陆游客带来的旅游、购物收益而欢呼的同时,也再度见识了他们的霸道、戾气。安徽恶游客与香港恶导游的纠纷,引爆本港旅游业监管的争拗;大陆游客在台湾阿里山为争搭小火车,三日里发生两次冲突,大陆游客与台湾导游双双挂彩送医,则逼嘉义县林管区紧急规划,每班列车加挂车厢、扩建站台。
往好处说,大陆游客加速了台港两地旅游业的规管、设施建设,但他们所展现的霸道、戾气,显然又污染了台港的旅游文化,与北京当局所宣传的国家形象、孔子文化格格不入。
中国游客在世界各地的形象欠佳,过往较受关注的是中国人的素养问题,包括高声喧哗、不排队、随地吐痰、乱抛垃圾、不遵守交通规则等。但近日中国游客与台、港导游的冲突,说得客气些,凸显的是中国游客的脾气不好,说得明白些,凸显的是他们的戾气,是中国社会戾气的自然外溢。
传统中国人的温良谦恭让的风范,曾打动西方世界。 1920年代,英国哲学家罗素( Bertrand Russell)到中国山东登上泰山后,最难忘的不是泰山景色的雄奇,而是挑夫的微笑。他说,他从泰山挑夫的微笑中领略了中国文化的魅力,看到中国人的性情,并由此反省人生和幸福的真谛。
如今,无论中国的景区,还是中国的游客,让全世界感受到的都是钱,是金钱至上或有钱就是老大,而不是文化。哪怕当局如何耗费巨资在美国播出国家形象片段,哪怕当局如何在海外广设孔子学院,都无法改变这种观感。
近年来,中国传媒、网络不时针对社会上、网络上的暴力事件,探讨民间充满戾气的问题,但往往将矛头指向社会道德的沦丧、民众欠缺文化修养,再把这个现象归咎于市场经济。但是,西方多少国家的市场经济更彻底、更久远,又何曾出现如此局面?
美国新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 198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布坎南( James Buchanan),把社会道德秩序模式分为“道德无政府状态”、“道德共同体”、“道德秩序”,认为“一个社会的聚合力,由道德共同体和道德秩序共同组成,而因该社会的成员中存在的道德无政府状态而减弱”。
中国社会的戾气的形成、外溢,正是道德无政府状态泛滥的表现。
讽刺的是,坚持一党专政、独裁政制的中共,正是中国社会走向道德无政府状态的推动力所在。当腐败的官员横行霸道时,“我爸是李刚”所代表的是公权力的被滥用,城管暴打市民、暴力拆迁所代表的是公权力对市民利益的侵犯,赵连海被控寻衅滋事又被剥夺上诉权利所代表的是司法也走向横行,民间怎能不滋生令人不寒而栗的戾气?
只要官场的戾气继续蔓延,民间的戾气,就不会因国家经济的增长、个人财富的增长而减弱,并且会溢出国门、溢出境外。香港近年急剧扩大内地客的来源,已近饥不择食,不免要更多地承受内地的戾气。反而,台湾观光局昨日在被问及是否再放宽陆客入境名额时,强调必须兼顾国民旅游的品质,不失为清醒的认知。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 关键字搜索:
- 中国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