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巧夺天工的叶雕技艺(组图)

 2011-01-25 19:42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1

比起以纸为材的民间剪纸,对于许多人来说剪树叶或许是个新鲜事物。其实,这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史记》中就曾记载周成王“削桐叶为圭”之事,即“剪桐封第”的故事。但叶片的保存及剪刻工艺的复杂使得这一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中沉寂埋没了,如今河北无极县剪纸传承人牛世民将它以特有的方式传承下来并加以创新。他尝试以各种植物叶子为载体,将剪纸技法与叶形、叶脉及叶色巧妙融合,把古朴自然的叶片变为一件件透着灵性的艺术品。

牛世民与树叶结缘正是在一个落叶之季。那日他从院中的柿子树前走过,忽见一片柿子叶缓缓落到脚边,捡起来一看,这橘红的叶片上有着大小不一的虫蛀过的洞。他顿时有了灵感,剪纸不就是由一个个的小洞组成的吗,何不尝试着用树叶来剪纸呢?这一试便是一年多。牛世民说:“树叶会变脆变硬,颜色也很难保持,所以必须在工艺上下功夫,一项一项去克服。”终究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成功地把剪纸艺术嫁接到了树叶上,一件件巧夺天工的叶雕向世人诉说着其独特的价值与美。

巧夺天工的叶雕技艺“顺其自然”是古人总结出的亘古不变的真理。人间之大美是自然之美,剪叶艺术便是人与自然的一种巧妙融合。牛世民最早是在树叶上雕刻昆虫,就像他手边的一片剪叶,一只蝈蝈趴在带绿泛紫的紫苏叶中央,旁边零散分布着几个小洞,宛如它咬过的一般。如此一来,剪出的洞和虫蛀过的洞融为一体,真假难辨,使得天然的叶子与机灵的昆虫构成天人合一的美。他利用叶脉的生长特征和自然的残缺顺势而为,巧借自然,造就了意趣盎然的剪叶艺术。

树从地生,叶向天长。叶子汇集了天地的灵气,本身就是自然赐予的杰作。若是再根据叶形、叶脉的特点,在上面剪刻上山水、虫鱼及人物等图案,可谓美上加美。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当西施浣纱的美景凝缩在这方寸间的叶片上时实在令人惊叹。叶片薄如蝉翼,画面中碧波荡漾泛起涟漪,浣纱的越女与一旁栖息的水鸟营造出欢快静谧之境。这幅《西施浣纱》便是牛世民的得意之作,他讲起来可是津津有味:“你看这睫毛、发丝、水纹,这些线条可以精细到0.2毫米。我觉得同样的文化艺术,只要用心去做,会做得更漂亮,更能体现无极剪纸的魅力。”万物皆有自己的期限,再美的事物都有凋零的时候。牛世民介绍道,像映山红这种树叶,红得漂亮的时候是很短暂的,霜降前7天左右开始发红,随后不久便脱落日益变干,而树叶剪纸恰好能在它们最美的时候将其保留下来,化瞬间为永恒。

巧夺天工的叶雕技艺物以稀为贵,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而且每种树叶都有自己的寓意,如柿子叶象征着事事如意,映山红叶寓意着红红火火,杨树叶蕴含着蒸蒸日上之意等等。这也印证了剪叶艺术的珍贵,它突破了普通剪纸的重复性,从而更能体现其独特的艺术性。

来源:北京日报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