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胡启立在最新一期《炎黄春秋》撰文,高度评价已故前总书记胡耀邦,称他赢得了人心,他并说,位高权重的人,虽可以得到表面上热烈的掌声和客气的笑脸,但未必得到人民内心的尊重。前中共总书记赵紫阳的秘书鲍彤强调,社会有了好的人际关系,才好解决贫富差别问题。
图片:新年伊始,最新一期《炎黄春秋》杂志刊登胡启立纪念胡耀邦的文章。(网络图片/记者乔龙)
今年第一期《炎黄春秋》杂志刊登了几篇重要文章,其中第一篇是长期在胡耀邦手下工作、因“六四事件”被免去中央政治局常委职务的胡启立撰写的特稿《人生•人格•人心——耀邦诞辰95周年感言》。这篇约两千八百字的感言说:胡耀邦独特的人格操守和道德准则是以人为本、以民为天。纵观胡耀邦一生,他全部的思想和实践,他终生的追求和坚守,一以贯之地充盈和激荡着一种人道主义情怀和人民至高无上的道德精神。这是他人生的基石和支点。
胡启立用了大量篇幅讲述胡耀邦的坦荡胸怀和磊落性格及不搞权术、不以权谋私。他回忆说,“我至今记得,八千人大会后,一次陪耀邦在中南海散步,耀邦对我说,贪污腐化,以权谋私能否制止,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他一连用了三个“最”,说要用“最大的决心,最大的毅力,最大的韧性”,狠狠地抓,坚持到底。”
文章称,正是立于这个基石和支点,造就了胡耀邦的民主精神和民主作风。在他身上,民主精神、民主意识、民主作风是强烈而自觉的。正是这样一次一次选择,使他一生在心灵上和肉体上深受戕害,失去了许多,但与此同时,他却赢得了亿万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和信赖。世上公道自在人心。位高权重,可以得到表面上热烈的掌声和客气的笑脸,但不一定得到发自内心深处的尊重和水乳交融般的感情;银海金山,富可敌国,可以买到香车宝马,豪宅盛宴,却买不到知识、品德和人格;哗众取宠,表面文章,可以哄人于一时,但换不到真心的拥护和信赖。
一位知情者星期四告诉本台,胡启立的这篇稿件源于去年11月参加胡耀邦诞辰时的讲话:“9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座谈会上有一个叫中华历史传承学会,谈胡耀邦思想。11月20号,主要是讲耀邦人品、艰苦朴素、工作方法。”
胡启立在“六四事件”中,因同情学生运动、支持中共中央总书记赵紫阳,被免职。赵紫阳的政治秘书鲍彤告诉记者:“我想能够发表这篇文章,胡启立先生能够写这篇文章,《炎黄春秋》能够发表这篇文章,新闻出版署跟中宣部能够同意发表这篇文章或者不反对发表这篇文章,是个好事情。”
记者:您对胡耀邦是怎么样的评价呢?
鲍彤:他是一个值得尊敬的领导人。那时候的经济情况没有现在好,但是那个时候的社会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现在好。
对比胡耀邦担任中共总书记的八十年代初,鲍彤是这样认为的:“只要有一个好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么经济的发展也是不会困难的,如果现在能够在那样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展下去,我看现在的中国的整个社会的情况一定会比现在更好,包括经济方面的发展也会比现在更好,而且经济发展以后的社会各种人之间的关系,比方说贫富差别、城乡差别,我想这些问题也会解决得更好。”
北京学者高瑜赞扬胡耀邦说:“他真正的是向人民有负罪感,而且要纠正共产党的错误。他推行的党内民主当然和宪政民主还是两回事,在八十年代,无论政治、思想自由度来讲,还是人民获得的实惠来讲都是最好的一个时期。真正给人民带来实惠。”
至于该文的现实意义,高瑜说:“我们中国的领导人现在就缺乏这种真正以人民的利益为重的,怀念胡耀邦就是因为他以人民的利益为重。当然他作为一个共产党人还有非常多的局限,在最后他还不如赵紫阳,赵紫阳是拒不检查,在六四问题上。现在最根本的,就是作为共产党,他根本就不是人民的利益,而是权贵利益集团的代表。”
编后记:从中共的历史看,像陈独秀、瞿秋白这种多少保留一些传统知识份子思想的人,像胡耀邦,赵紫阳这样心里还存有人民利益的人,像朱镕基这样立志做清官为民干点实事的人,不论他们对党贡献有多大,也不论他们如何没有个人野心,最后都难免不被清洗或搁置起来,被党的利益和纪律制约住。多年斗争中培养出来根深入骨的党性,使他们往往在关键时刻妥协,束手就范。因为在他们的下意识里,党的生存是最大的利益,宁可牺牲自己,宁可眼看着党内的邪恶势力行凶,他们也不敢因为坚持良知善念而影响党的生存。这正是共产党的斗争机制的结果,它把好人也变成为其所用的工具,却用党性最大程度地限制甚至消灭人的良知。中共十几次“路线斗争”,打倒了10多个党的领导人或是内定的接班人,党的领袖没有一个落得好下场。毛泽东虽然称王43年,但尸骨未寒其老婆和侄子就锒铛入狱。
- 关键字搜索:
- 胡启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