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君井边竹(图)

四川邛崃县城内,有一口据传是西汉卓文君当年吸水酿酒的井,称为“文君井”,后人在此修建了一个纪念性的小庭园。园内绿漪湖畔,茂竹修篁,拥翠深青,秀色醉人。微风轻拂,声响箫箫,仿佛在诉说着神奇的传说故事。

传说西汉时,司马相如在临邛县令王吉家暂住,一次到临邛首富卓王孙家作客,在琴台上弹琴作乐。卓王孙之女文君喜好音乐,便在屏风后静听。相如听到屏风后传来环佩之声,便奏起一曲《凤求凰》: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时未遇兮无所将,何缘交颈为鸳鸯。相颉颃兮共翱翔。

凤兮凤兮从凤栖,得托孳尼永为妃。交情通体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优美的歌词,悠扬的琴声和司马相如的才华与风度,挑动了新寡的卓文君的芳心。此后透过侍女通情,文君与相如就相约夜奔。

卓王孙知道女儿私奔后,大为震惊,一气之下把文君心爱的绿漪琴摔在地下砸得粉碎。后来在砸琴的地方,生出一种竹子,竹节上都长出淡白色的线痕,状如琴丝,人们称之为“琴丝竹”。

传说相如夫妇因为生活困难,就开了一家酒家,由卓文君亲自在酒垆前卖酒,而司马相如也和酒保佣役一齐打杂。后来司马相如写了一篇《子虚赋》,获得汉武帝的赏识,立即召见,被加封为朗官。

相如进京后,文君在家惘然若失,“重重长夜谁与语,星隔银河月半天”,文君潸然泪下。滴滴相思泪水洒在竹上,成为点点斑斑竹泪痕,这便是“斑竹”的来由。

文君井边还有一种奇特的“君平竹”,高大挺拔,竿枝粗大,竹节上呈现出淡淡的黄白色的痕迹。传说西汉时期,临邛有一个星相学家名叫严君平,他终生不入仕途,用小木棍敲打竹筒,成年穿行在成都的大街小巷为人占卜算命。天长日久,竹筒上便出现淡白色痕迹。君平死后,葬在家乡临邛城北,墓地周围长出了许多有淡淡黄白色痕迹的竹子,人们称之为“君平竹”。

宋代画家文同曾三次任临邛通判,他善画墨竹,人皆称好,但亦因此而沾沾自喜。一位篾工看后不以为然地说:“竹画得还不错,但分不出时辰。”文同听了甚为惊诧,便向篾工求教,篾工说:“朝叶沉,午叶扬,晚风吹来胡乱响。”文同听了觉得很有道理。

从此文同便睡卧在竹林中,细心体会观察,终于获得启发。后来,他画的墨竹,形神俱备,在他画过竹的地方,绿色的竹子都变成了墨色,成为名副其实的墨竹。

本文留言

作者白云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