搁置汇战 欧盟聚焦中国采购市场

【看中国记者万厚德综合报导】当全球将贸易焦点集中在北京的汇率政策上时,欧盟针对中国的公共采购合约政策开辟了另一个新的贸易战场。

中国的公共采购合约政策限制了投标厂商的资格,要求其商标与技术都必须在当地注册。而这项举措也同时成为将外国厂商驱离中国的工具。这也就是为何于10月27日成员国向欧盟官方提出的公共采购公平交易诉求事项,已成为欧盟一项新的贸易政策支柱。

公共采购法 外商:中国略施小惠

据《华盛顿邮报》报导,中国的公共采购规定,是一系列广泛为提升中国厂商自主创新能力,藉以摆脱廉价劳力密集工业困境的作为之一。但是这项措施却引发了国外科技公司的强烈抗议,他们抱怨中国的公共工程采购法,对国外厂商而言,只是略施小惠,但对自家企业,尤其是国企,却是恩泽广被。外商表示,在对中销售上,他们面临了许多如高山般的阻碍,特别是严厉的标准法规、检验与地方认证。

虽然中国当局一再否认在采购上对外商存有歧视,但是这些规定却助长了地方政府的气燄,在价值数一亿美元的采购合同上,任意的驱离外商。这也让欧盟在策略上有了转变。

相较于美国,欧盟在对中贸易事务上,多采取较为温和的策略。不过,在面临中国大量出口导致失业率激增的压力下,这项温和的策略正逐渐改变。欧盟与企业领导人已日渐公开的批评中国,并将可能引发的报复搁置不理。

中国在去年出台的采购法,将高科技装备之采购局限于本国开发的科技范畴。这项举措,促使外国公司在美国、欧洲和亚洲共同做出前所未有的投诉。

GPA政府采购协议 美欧促中加入

欧盟官员表示,他们希望这些抗议的压力得以让中国加入于1996年WTO的41个成员国所签署的政府采购协议。中国是在这项协议包裹谈判中几个重要新兴经济体的一个,而这项协议的签署所产生的刺激性消费,将使得政府的经济角色更为重要。

随着九年的多哈回合贸易谈判暂时遭到搁置后,“诸多国际贸易谈判中唯一仅存的就只剩下GPA协议”,瑞士圣嘉伦大学的贸易经济学者西蒙指出,“这是项有着清楚的企业组织赢面的交易,它并非是无形的。”他说,焦点定位在开发中国家的农业与市场开放的杜哈回合谈判,从来没有获得世界级大型公司的支持。

美国也同样呼吁中国加入GPA协议,但是,目前看起来欧盟可能更具有说服力。一位WTO的官员表示,这是因为美国众议院1月29日在通过8,19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法案时,附带《买美国货条款》(Buy American Provision),被敏感的国际社会视为贸易保护主义势力开始抬头,进而损及了它的经贸地位。相反的,除了军事设备采购外,欧盟立下规定,禁止27个成员国彼此之间采取贸易保护手段,同时,这项规定也延伸至包括美国与中国在内的非欧盟成员国。

今年接任欧盟贸易专员的比利时籍卡洛德.古赫特明确声明,欧盟的贸易策略,将成为今年的政策指导方针。声明中以寻常的语言呼吁在2011年底前完成杜哈回合谈判,内容包括更多的绿色科技、双边协议,以及开放服务贸易业。

但是对中国而言,这又有何新意?欧盟的这项策略强调,“已开发国家以及大型新兴经济体,必须接受公共采购市场对等开放的原则。”后者,指的正是中国。

有限度开放 中国:着眼技术升级

因衰退所引发的压力,正迫使欧盟为它的企业拓展更大的市场。而中国为刺激经济所展开规模达586亿美元的大手笔基础建设计画,则成为欧盟大型企业的首选目标,这些企业包括德国西门子AG、法国阿斯通SA,以及空巴始祖的欧洲航太防卫公司。

一位中国的官员在布鲁塞尔指出,中国之所以要求参与公共合约投标的厂商必须在中国注册,最主要是为了激励技术升级,而如同波音与空中巴士,美国与欧盟也积于同样的理由给予补贴。

中国总理温家宝近日强调,“在政府采购上,无论是外国投资公司抑或本国公司所生产的产品,中国政府都一视同仁,同等对待。”

中国两兆市场 欧盟聚焦公平性

欧盟的官员与企业领导表示,对大型且具规模的公司而言,情况尚可忍受。在中国拥有61个驻办的西门子的发言人马克.朗根道夫表示,“我们与中国政府的关系良好,西门子在中国已有130年的历史,同时拥有43,000名的本地员工,在当地,我们已被视为中国公司。”

但是,对于多数的公司而言,中国的公共采购合同政策“大体上并不是一个好消息”,法国阿斯通公司前任总裁,也是目前公司驻布鲁塞尔欧盟办事处关系代表表示,“这是一个约束,我们必须学习如何因应。”阿斯通公司在中国有8,000名员工,每年在当地的营业额约在15亿美元。

GPA协议对于合同上的非歧视性保证额度门槛,在建设项目上需超过760万美元,在服务合同上需超过50万美元。根据总部位于布鲁塞尔的一个游说集团所出版的《欧洲商业》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每年的公共采购合同金额约在2兆美金。

但是法律专家表示,GPA协议充满漏洞。

GPA协议中的附件充斥着数百个例外。举例来说,欧洲不必考虑美国本土公司对提供空中交通管制装备的竞标;欧盟与加拿大互相关闭了他们的电脑与办公室用品的市场;而军事消费几乎永远受到豁免。

GPA协议提供成员国在WTO组织架构上拥有一个合法的求助管道,当成员国所属公司因不公平待遇而在公共采购竞标中失利时。当歧视发生时,成员国有权力启动报复性制裁。但是,这项制裁行为自2001年美韩工程标案对抗以来,仅使用了三次。强制性的改善做为,是这一轮改写GPA的关键目标。

质疑开放 欧盟保护氛围浓

一位WTO官员表示,刺激资金的成长激励了当前改革政府采购协定的意愿。两周前在日内瓦集会的贸易谈判专员表示,他们希望完成两件事:扩大GPA协议涵盖面,以及中国加入GPA协定,而这项协定是中国政府早在2001年签署加入WTO时即与承诺。WTO官员表示,今年七月,中国公共工程采购合约所释出的额度被视为不足,因为这些额度仅只包含了中央政府与富裕省分,以及主要的国营企业。中国官员表示,他们将于2011年6月期限以前,重新检讨额度。不过,官员强调,新的检讨建议必须符合国内实际的经济情况。

在10月27日中欧峰会上,北京对开放政府采购一事仍对欧洲公司持保留态度。欧盟在峰会上希望中国能够分阶段将地方政府列为采购实体,进一步降低过渡期市场准入门槛,并扩大采购清单包含的货物和服务范围。这三项要求也正是中国和美欧等西方国家在GPA谈判中的焦点所在。欧盟希望在2012年之前完成中国加入WTO《政府采购协议》的全部谈判。

中国当局虽然于今年七月新增加了15个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为中央一级政府采购主体,调低了市场准入门槛,并将过渡期由十五年缩短为五年(过渡期间准入门槛将逐年降低),并扩大了服务类和工程类清单包含项目的范围。不过基于采购权限,清单仍未将地方政府等“次级中央实体”列为采购实体。欧盟对此认为,一些如上海、杭州等非常富裕的城市,可以先采取分阶段开放的方式进行。

欧盟中国商会表示,目前GPA成员国的采购清单都采“负面表列”,仅列出不包括在政府采购协议中的产品和服务项目,而中国提供的则是“正面表列”,即仅列出包括在政府采购协议中的产品和服务项目,而该清单涵盖范围却又十分有限。

欧洲议会成员普遍认识,部分第三国企业可以在欧盟市场赢得大额合同,但欧盟企业在这些国家却很难获得相等机会,甚至无法参与竞争,这让一贯标榜“开放市场”的欧盟内部认为,如果某些国家不对欧盟开放市场,欧盟市场是否仍需无条件向这些国家开放。

在此一反对开放的氛围下,承受部庞大压力的欧盟委员会可能因此出台一些“防范性”措施,调查外来投资,纠正欧盟与第三国之间的市场开放不对等问题。新的贸易保护战争,或将继美中之后在中国与欧洲之间蔓延。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