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谢谢卡(组图)
为人父,最大骄傲就是看着小孩快乐长大,无奈的是,很多时候是发怒,因为孩子们会管不住自己情绪,容易闯祸,像小兽般不断攻击、破坏、咆哮及四处撒野,品德教育(或是我们那年代的公民教育)就很重要。
回顾老大、老二的教养,一路走来,不可否认,老大确实“照书养”,几岁应该怎样教育,几岁应该怎样培养,不敢马虎,深怕疏忽就坏了小孩的一生,相较起来,教育老二显然随便多了,话说如此,身为“孩子第一位老师”的父母,该让孩子认识的同理心、四维八德以及应对进退,没有一样少。
喔!请原谅我说这么多“废话”。
接下来,我想说的是,无论怎样诠释家庭教育、品德教育或是小孩教养,最终都是脱不了“应然”与“实然”的矛盾,我们和小孩都知道应该怎样,但结果是偏偏做不到,“知道却做不到”或许是人类通病,也是最大敌人。
我们家每天有排定洗碗轮值表,当然夫妻都上班,不可能天天下厨煮饭,洗碗是洗小孩上学用的饭碗汤匙,理所当然,由侠哥侠妹自己来,不过连这样简单的事,兄妹俩每天仍会重复上演耍赖、哭泣、争吵等剧码,下场是我们夫妻暴跳如雷,破口大骂,孩子在眼泪中结束。
接着是电视大战,老大很迷卡通“游戏王”,每天模拟想像自己是武藤游戏(到现在我才搞懂,原来游戏是剧中主角的名字)或是海马、成之内等人,依照手上的怪兽卡、陷阱卡与对手对打,因为不同的排列组合,会创造出高低战斗力及生命指数,藉此来论断谁输谁赢。
严格说来,这种卡通基调是有点怪异,总是跑出一大堆可怕怪兽,充斥着死亡、复活、地狱、召唤等字眼,对小孩心灵成长不妥,但父母只能从旁陪伴关心,毕竟侠哥受挫后容易陷入自我世界,过度限制反弹更多,只好牢记甚么时候要活用教材,果真派上用场。
侠哥侠妹又为了看电视争吵,每次痛斥小孩,未免太老套,于是鼓励兄妹应该向对方多说“谢谢”,因为一句谢谢,代表你为对方做了件好事,帮助了对方,而不是从对方身上抢了某件事,伤了对方。
兄妹彼此盛怒,“谢谢”根本听不进去,只好改为“收集谢谢换礼物”,每天女儿烦我、要我陪她玩,规定收集五个谢谢可以兑换一次,儿子要夜骑也比照,怕兄妹听不懂,干脆套用游戏卡玩法,变成“收集谢谢卡”。
我还是坚信,“知道却做不到”是人类通病,也是最大敌人。
兄妹一开始,当然不会配合我的游戏规则,小兽们自私起来,抢夺争吵哭天喊地,哪会理你的谢谢卡,哪会愿意为对方做事,反而愿意道歉说对不起,才是奇迹。
不过别小看孩子,也或许他们被教育“集点换礼物”成功,当发现有甜头诱因,会想办法迎合,女儿侠妹趁我看书,又跑来喊:“好无聊,陪我玩!”
(图为侠妹。)
“收集了几张谢谢卡?”我问,心知不可能集满,可以敷衍一次。
“五张啊,一张是上次帮妈妈收衣服,一张是帮你开电灯,一张是有乖乖听话,一张是………”停顿好久讲不出话,儿子无声无息从旁边闪了过来,对着妹妹直说:“谢谢、谢谢、谢谢”,妹妹也立刻回哥哥三句谢谢。
刚好兄妹各取所需,各凑足五张谢谢卡,换成我要陪女儿玩,又要陪儿子夜骑,最累的是我,一个有关“囚犯的困境”理论下的牺牲者。
- 关键字搜索:
-
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