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一种剧本模式
每个人的成长就是一种剧本模式。由于剧本的塑造,才有今天的你。很多人希望将来自己结婚后生活层次要和自己的父母不同,可是后来发现却和父母十分相像,这就是所谓的“基本模式”,佛洛依德它为“敌意性的模仿”。
“敌意性的模仿”意谓你很讨厌这种行为,却在不知不觉之间模仿到这种行为。例如,当媳妇在数说婆婆如何如何时,经由她不断重覆、夸张及强化婆婆的举止言语,她其实就在模仿婆婆的行为,这就是“敌意性的模仿”。
如果我们想跳出这种模式的陷阱,就要避免这种批判式的行为。我们必须认知:在我们刻意强化、夸张之时,不知不觉之间就会模仿对方而成为自身的习惯。美国教育专家沙提尔说:“人都是用最熟悉和习惯的方式来反应。”一般人在小时候说他不愿意和自己的父母一样,长大后却发现自己和父母十分相像,这就是他用最熟悉和习惯的方式来反应。
经常,祖父骂孙子的话语和父亲骂小孩的话语一样,因为这是他们的剧本。这种剧本会一直延续下去。也就是说,行为会掉入最熟悉的反应模式之中,我们称之为“延续剧本”。很不幸的是大多数人掉入这种既定模式中,所承袭到的经常是负面行为方式。
当我们扪心自问:从母亲学到什么?从父亲学到什么?很多人或许会说,没有从父母亲身上学到什么。在他生长经验中,父亲霸道、专制、母亲小气、唠叨,他不肖从他们身上学到什么。但是;当他咬牙切齿数说父母亲当年种种,他所表现的忿怒、憎恨,不就和父母当初所表现的行为方式一样?因为,这是他最熟悉、习惯的行为反应。
如果你要走出这种既定的家庭剧本,就要换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审视同样的问题,这才是成熟的成人所表现的行为。因为,“成熟”的人就是一个转换着,他懂得从一个角度换到另一个角度。
父母亲有他们既定的生活模式,成熟的人知道换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他与父母间的关系,因此,尚我们再自问同样问题时,让我们怀着感激的心来回答:是的,父亲的专制、霸道却让我学到弹性和温暖;母亲的唠叨、噜嗦则让我学到智慧与体贴。当我们能够这样回答时,我们就是一个行为的转换着,也才能跳出既定的剧本模式。
行为剧本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行为模式,这就是他们的“行为剧本”。看看同一个家庭中的人是否有许多类似的行为?他们在相互模仿中,可能在动作、举止、谈话、表情上都有十分相似之处,甚至连煮出来的菜色口味也一模一样。
人际剧本
“人际剧本”就是人与人之间互动的关系模式。在这个模式之下,你和某一种人很容易产生互动关系,但和另一种人则很难产生互动关系。
例如:有一个人经常和父母吵架,步入社会之后可能也会经常与上司发生冲突。反之,他在家庭中与谁相处特别融洽,他在步入社会之后,也会与相同类型的人容易相处。
人的基本社会是家庭,家庭里的互动关系形成他的人际剧本。因此,每个人在家庭里的人际模式会延伸至他的社会生活。他在家庭中与某一个人相处的模式,也会在社会上找到类似的对象重覆他既定的人际模式。据研究发现:一个每周见面一个小时的团体,在经过六至八小时的相处之后,就会将个人在家庭中的互动关系版本带到团体来。
例如:一个女孩在家中习惯与父亲用某种语气说话,她可能也会以同样的口吻与上司交谈。由此可见:家庭对一个人在社会上的人际互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此外,人际关系有其病态共生的关系。例如:一个经常在家挨骂的人,他在社会上经常也扮演“待罪羔羊”的角色,常会受到其他人的批评与奚落。除非他能转换人格,跳出既定的模式,否则他这个角色会继续下去。
当我们了解人际模式之形成与影响后,就比较能处理人性的弱点。我们再回想父母的行为与性格,就较能怀抱着感恩的心去谅解他们的处境,因为他们的个性也是从家庭剧本沿袭下来,而他们却没有我们今日所拥有的机会与知识来面对自己、改造自己。
- 关键字搜索:
- 家庭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