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婚礼与闹洞房的由来(图)
婚礼的由来
婚礼的出现大约是在对偶婚制的中、晚期。最初,是以“成为多少长久的对偶婚的人们”开始“交换礼品”的形式出现。据学者谢苗诺夫指出,在古代的阶级社会里,赠送礼品是稳定性交关系的手法,是使临时性对偶婚转变为长久性对偶婚的手段。男女双方确立婚姻关系时所举行而被社会承认的仪式即称为婚礼。在我国现代意义的婚礼,是指结婚典礼,即结婚当日所举行的礼仪程式;而古代意义的婚礼,则包括了从谈婚、订婚到结婚等过程的礼仪程式。
婚礼的产生
婚礼的产生是因为男女双方婚后要承担履行对父母及亲属的权利和义务。由于家庭是社区中的居住单位,这就自然涉及与邻里、社区的关系以及相应的权利和义务。而这一切权力和义务、联系和关系的建立和履行,促使建立家庭的婚姻当事人,需要通过一定的礼仪程式,以取得社会的赞同、认可和保障。
婚礼与宗教的关系
婚姻的产生也出于婚姻当事人的宗教文化心理,即缔造建立家庭的婚礼关系,必须通过一定的仪式以取得神灵、祖灵的认可和保佑。在远古社会,万物有灵观念对人们思想影响极大。做任何事情都得祈祷神灵,以取得他们的保祐降福。由此我们可以理解到为何古代婚礼【六礼】中每一程序都要敬拜和请示祖先,为什么直到近代人们还把拜堂(祖灵)拜天地作为婚礼中不可少缺少的东西,为什么象征吉祥的礼物在婚礼中不可缺少,为什么婚礼中会有一些象征性地避邪过程,诸如撒豆谷和踏红熞毡等习俗。
婚礼的产生,还与婚姻当事人满足与经过自己选择而长期共同生活的性伴侣正式结合的愉快心理情绪的需要息息相关。由此可见,婚礼是在社会文化及神鬼关念的基础上形成了祖先崇拜,是在人类的社会联系、社会关系和文化生活有了一定发展和在长期稳定的婚姻关系出现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何谓闹洞房
中国传统婚姻以其礼仪的隆重和场面的铺陈而颇具特色,通常要经过提婚、订婚、迎娶出嫁、闹洞房等程序,其中以新婚当夜众亲友在洞房嬉闹新娘和新郎后,新人双双携手归寝为高潮。因为大多发生在洞房里,故称为闹房、闹洞房、闹新房。由于这个习俗以新娘为主要逗趣对象,故又称闹新娘、耍新娘,旧时还称为戏妇。
闹洞房的由来
关于闹房习俗的来历,我国民间有两种说法。一为源于驱邪避灾。相传,很早以前紫微星下凡,在路上遇到一个披麻戴孝的女子,尾随在一伙迎亲队伍之后,他看出这是魔鬼在伺机作恶,于是就跟踪到新郎家,只见那女人已经先到了,并且躲进洞房。 当新郎、新娘拜完天地要进入洞房时,紫微星守着门不让进,说里面藏着魔鬼;众人请他指点除魔办法,他建议道:“魔鬼最怕人多,人多势众,魔鬼就不敢行凶作恶了。”,于是,新郎请客人们在洞房里嬉戏说笑,用笑声驱魔。果然,到了五更时分,魔鬼终于逃走了。 可见,闹洞房一开始即被蒙上了驱邪避灾的色彩。 闹洞房驱邪的风俗南北各地均有,如: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人在入洞房前,新郎前一晚就须睡在洞房,事先请两名女童手执红烛将新房内照一遍;天津人则请吹打班子在新房内吹打,以求吉利。新人入房后,驱房内邪气依然十分重要。 比如在东涨,新郎进屋后要像征地向新房四角各射一箭,或者手执单刀朝每个角落虚砍一刀,并且歌曰:“一砍妖,二砍怪,三砍魔鬼坏脑袋,四砍丧神快离开,笑看麒麟送子来。”,更普遍的习俗是在新房内置长明灯。
- 关键字搜索:
-
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