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的CPI超过了3%至3.3%,其中,2.2%来自于翘尾因素,而只有1.1%来自新的涨价因素,其中又以食品涨价幅度为最大,达到了6.8%,食品价格上涨的贡献超过75%。
天气因素及国际粮食价格的上涨只是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导火索,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房地产价格的上涨。房价推动型的通货膨胀应该属于“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的一种。
房价上涨首先传导到工资上。住房消费是当前劳动力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房价上涨当然会导致工资上涨,这是最近几年工资价格不断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只是不同阶层、不同经济主体由于房价上涨而导致的涨工资的方式有所不同。对于公务员来说,房价上涨了住房补贴随之增加,有些特殊的公务员享受廉价的“经济适用住房”是变相的涨工资;医生、教师等群体也同样属于高房价的受害者,但由于他们自己职业的优势逐步将自己的负担转嫁给社会其他弱势群体,通过收“红包”和各种费用的方式给自己涨“工资”;企业主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压力下被动给工人涨工资。
2005年以来,普通工人的工资上涨确实是事实,平均工资上涨应该有1倍以上,城镇居民的工资也通过调工资的方式逐年上涨,其间的涨幅与普通农民工的工资上涨幅度差不多。需要说明的是,自1995年至2005年中国的工资(尤其是普通工人的工资)基本上没有上涨,与期间房价没有出现上涨高度一致。可见,工资与房价呈现高度正相关关系。
在工资上涨的带动下,农产品涨价应该是水到渠成的,因为工人工资的增加就意味着务农的机会成本的增加。农业劳动力的成本增加当然会刺激农产品价格的上涨。
房价上涨只是粮食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需要注意的是,住房价格上涨与劳动力的“刘易斯拐点”正好叠加在一起,容易引起劳动力工资的快速上涨。
将国内的价格变动情况结合国际市场来分析则更有意义。在全球遭遇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欧美国家在未来数年出现通货紧缩应该是大概率事件,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出现熊市应该是预料之中的事情,这对国内的价格上涨会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从2010年5月份以来的工业品出厂价格PPI的走势看,已经将这一趋势展示出来,与CPI逐渐上行的趋势不同的是,PPI逐月下滑。假如中国的物价在工资成本的推动下最终出现大幅度上升,则可能会使人民币升值的趋势逆转,导致资产价格泡沫破灭。
从长期趋势看,住房价格上涨还会导致人口出生率的大幅度下降,使劳动力供给减少,从而使人口出现老龄化。截至2010年,欧盟的平均老龄人口比例(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已经达到了16.7%,日本的人口结构在1990年就开始出现拐点,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少儿抚养成本大幅度提高,使人们不愿意抚养孩子,社会出现“少子化”趋势。中国的人口结构变化与政府有意识地控制人口增长有关,但随着房价的快速上涨,城市及农村居民开始出现“少子化”倾向。这是高房价对社会发展的重大冲击。
从房价与收入之比看,如果房价维持不降,未来一段时间工资上涨幅度将惊人(至少超过1倍),即使在非中心城市也是如此。除非政府大规模地普及廉价的保障性住房,否则房价推动型通货膨胀将持续很长时间。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 关键字搜索:
- 房价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