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国须反思自然灾害(图)

 2010-07-27 13:05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今年中国国内自然灾害频繁,从年初的西南大旱,到4月的玉树地震,再到今年夏天的大面积洪灾,似乎印证了中国多灾多难的说法,也在考验中国人“多难兴邦”的意志。

不过,自然灾害都是发生在人的背景下,其损害程度与人的因素不无关系。比如,智利今年2月27日发生8.8级强震,虽然造成的财产损失高达300亿美元,但只有279人死亡。而今年1月的海地地震为7.0级,死亡人数则据称超过20万人。2008年中国汶川地震为8.0级,造成69130人死亡,17824 人失踪。其中的巨大差别,除了地震本身的差异,与建筑质量有很大关系。

目前仍在中国多个地方肆虐的洪灾,造成的损失也非常之大。据中国民政部7月21日公布的数据,今年迄今中国多数省份遭遇洪灾,导致701人死亡、347人失踪。损失达到1422亿元人民币。陕西省24日公布,该省因洪灾死亡人数就达194人,超过汶川地震时的损失。

如果把洪灾损失完全归因于天灾,不反思教训,那么许多人的生命和财产就白白损失了。因此,我们更应该反思天灾背后与人相关的因素。综合多种公开信息可以发现,多种生态破坏和建设规划中的失误,是加剧洪灾损失的重要人为因素。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是天然湖泊面积大量萎缩,失去了对江河水位的调节作用。以“千湖之省”湖北为例,据水利部门统计,上世纪50年代,湖北省面积大于0.1平方公里的湖泊有 1106个,总面积7141.9平方公里,现同类湖泊仍有958个,但总面积仅2438.6平方公里,只有半个世纪前的1/3左右,调蓄洪能力大大降低。在全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国大于10平方公里的湖泊中,萎缩减少面积9570平方公里,共减少蓄水量516亿立方米。“填排涝湖,造高尔夫”、 “水库边上造别墅”的情况普遍存在。

二是生态破坏严重损害了中小流域的抗洪能力。经过多年治理,长江、淮河等大江大河干流的防洪能力明显提升,但中小支流则险情频发、小型水库隐患重重。今年汛期,中小河流治理严重不足的问题再度凸显。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地发生多处险情,支流洪水不断发生,湖泊、圩垸险情不断。正如著名水利专家沈国舫称,尽管洪涝灾害的直接原因是超常降雨,但从根本上说是水土流失所致。国内各地生态破坏严重,加剧了水土流失,削弱河床泄洪和湖库调蓄能力。

三是城市建设及规划失当,加剧了洪灾危害。今年汛期受灾地区中,许多城市都出现了严重内涝。这与快速发展的城市缺乏排洪系统,以及部分建筑挤占河道有关。城镇“洪水”除了降雨强度大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排水系统规划缺失,建设滞后。当前我国城市处于高速扩张期,各种利益错综复杂,各个部门、各个群体之间由于没有统一的规则可供遵循,成为城市内涝灾害的人为因素。目前我国一些城市排水管网欠账比较多,管道老化,排水标准比较低,对于排水管网这种不能凸显政绩、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官员们缺乏兴趣认真去做。此外,在解决城市排水问题上,国内在诸如法律、资金投入、管理等各方面都存在严重的欠账。

安邦咨询公司曾在《战略观察》中分析西南大旱的原因时指出,导致西南大旱的根本原因不是天灾,而是当地的人口和经济发展超出了环境承载力。今年夏天的洪灾,同样也暴露出了环境承载力方面的问题:国内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的种种失当行为,破坏了生态环境,损害了自然生态和水文系统对洪灾的调节能力,显著降低了环境承载力。

安邦认为,虽然洪灾的确是天灾,但天灾造成的损害则取决于人的因素。今年洪灾中暴露出的中国国内在生态及规划问题上的全面失控,可以说是加剧天灾的人祸因素,需要在此次洪灾后好好来修补。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金融时报中文网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