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拔葵去织”作为政“坐标系”(图)
浙江义乌市200多名公务员把户口迁入农村。
浙江义乌市200多名公务员把户口迁入农村,被市纪检委、市委组织部等部门要求从农村迁出户口、办理农转非、退出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
义乌市一位干部说:“不要小看了这个农村户口,它在农村涉及的经济利益十分巨大。”
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上百名公务员能够将户口轻而易举地迁入农村,可见背后的监管的确很“山寨”。
利益导向
这些官员与民争利的意识很强,哪里有经济利益,哪里便有他们的身影。必须反问的是,办理户口迁移的手续重重,关卡连连,为何这公务员办起来能如此干净利索,水到渠成?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管手腕到底哪里去了?
当官的不与民争利是官员的职业底线,政策是他们颁布的,监督是他们的分内之事,执行也是他们一手操办,如此情境下,身为圈内人,他们要想钻制度的空子,要从中获取经济利益显然要比普通百姓来得轻便。
故而,我国当前的相关法律就规定,官员不经商是一种底线,甚至于官员的直系亲属也不能经商,这遵从了不与民争利的出发点。
但是,这必须贯彻落实和坚决执行才能深孚民意。可是,现实的情境是官员与民争利是越来越普遍,除却这户口问题,还有“被死亡”“强力拆迁”等事件中,无不透露出官员与民争利的意识,在经济利益面前,他们比贪婪的商人有过之而无不及。
由古鉴今
记得《史记》中有一个“拔葵去织”的故事。说鲁国的国相公仪休不仅毁掉了自家的冬葵菜,还把妻子的织布机烧了,让妻子回娘家。
他解释说:“如果我们做官的都经营产业,那么农工妇女生产的东西卖给谁呢?”。
此外,他还规定鲁国一切做官的人,都不能经营产业。初看时感觉有些不可理喻,当看到现在官员的各种作风,却不得不佩服公仪休的胆魄与见识,具备很长远的眼光。
更何况,为政者一旦落入与民争利的圈子,那么其自身的职责肯定会有失职渎职的地方,如此,我们便不难理解当前的监管为何形同虚设了。
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种职责,需需要一个“坐标系”,如此才能更好地找准自己的位置。
为政者,“拔葵去织”的故事是一个再生动不过的教材,谱写的是官员让利于民,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同时,也是一种深层次的社会分工,各在其位,各司其职,如此,社会才能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也才会更加稳定与和谐。
“拔葵去织”应该成为官员为政“坐标系”,通过公仪休找准一个“官员”自身的位置,继而更好地发挥服务意识,让百姓切实地感受到幸福感。
- 关键字搜索:
-
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