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套商品房顶得上一个家庭25年的可支配收入

北京工业大学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7号的一份报告表示,在北京购买一套商品房需要花费一个家庭25年的可支配收入。

北京工业大学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题为《2010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称,北京市户均可支配收入为6.4万元人民币,如果按照2009年北京的平均房价计算,在北京购买一套商品房需要25年的收入。

正在北大讲学的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经济学家徐滇庆表示,北京市房价的确已经超出工薪阶层的购买能力。

“北京、上海的房子价格非常高,它已经远远脱离及了当地居民的购买能力,但是这是有原因的,主要原因是国内和海外的资金流入了北京、上海,而且北京、上海 市中心的房子的供给能力是有限的,所以这样就抬高了北京、上海的房价。而这个问题呢从全世界来看,由于美国的通货膨胀预期越来越严重,大量的资金已经从欧 美出走,所以呢2010年以后包括莫斯科、孟买、台北、东京、香港、新加坡的房价都已经突破了5万到6万元人民币一平米。相比较来看北京上海的房价还低于 这些城市,但是对于工薪阶层来说还是太高了。”

中国去年实行的是“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国博尔州立大学经济学家郑竹园表示,正是进入房地产市场的大量货币导致了北京等大城市的炒房热:

“前年金融危机之后政府要振兴经济大量的货币就放出来,放出来这个投机客就抓住机会大量圈地、买房、成了暴发户,很多人赚了大钱了。当时,政府在初初的时 候没有立刻制止,希望能够带动经济成长率。现在不是有些地方要买三套,要买三套这种都是投资的嘛。你一个人要住三套房子。开始没有控制,没有控制的时候大 家你炒我炒。大量的现款在市场流动,所以这就是造成这次房价暴涨的一个原因。”

要控制房市,势必影响GDP的增长,但是郑教授说,中国今后不必追求过高的GDP增长率,能维持在8%或者9%就很好了。郑教授还说,国家的货币政策该适度收紧,二套房、三套房的贷款利率还要抬高:

“或者以后就是不能够追求房子10%、11%的增长了,能够有8%、9%就很好了,降低增长率;第二个是控制货币的供应量;第三就是严格规定不准人家再买第二套、第三套的房子。现在就是说买三套的利率也要提很高。”

《2010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表示,政府应当增加土地供应,以建造廉价房。郑竹园教授对建造更多廉价房表示同意。但是,郑教授说,鉴于城市化进程之快,增加土地供应恐怕是势在必行,但是土地供应是一个应当慎用的杠杆,而且必须兼顾生态环境的考虑:

“土地供应是一个基本问题了,因为城市人口增加得太快了。一般专家的意思就是说现在大量的人都挤到城市来了。所以这个在需求方面有基本需求,人大量进来就 需要房子了嘛。过去大家都住在农村,现在是慢慢地移到城市来,移到城市来之后大家都要有地方住,那这个土地供应一定要增加。现在很多问题出来了,又要顾到 环保的问题,所以每个城市都要有绿地啦,要种树啦,不能够把地弄出来建房子了。所以土地供应是一个基本问题,地价涨房价就涨。如果要控制土地这是地方政府 的问题。地方政府也好包括北京在内房价大涨地方政府收入就增加,很多地方政府的收入是靠卖地。如果限制这个地方政府收入就减少。”

法新社说,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很可能颠覆中国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地位。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