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国经济面临三十年未见之大变局

 2010-07-10 14:42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2

经济学家、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赵晓指出,政策导向未明朗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三十年来从来未有的大考验。

金融危机前五年,中国经济年均高速增长超过10%,主要得益于三大力量:人口红利、楼市红利和出口红利。但赵晓认为,这三大动力正在衰减或者丧失,使得中国经济面临三十年未见之大变局。

下一轮经济增长的出路在于依靠城市化,但城市化的内涵已经不止于依靠房地产来拉动GDP,而是真正让农民进城。必须将房地产的调控视为中国经济转型的开始。

高增长难以持续

赵晓认为,从近几个月的数据看,中国经济已有下滑的趋势。例如,6月份PMI中购进价格指数(亦称采购经理指数)为51.3%,比上月回落7.6个百分点,此指数最近两月连续大幅回落,显示出经济下滑压力明显。出口增长很难维持1-5月份的强劲态势。名义和实际出口季度环比增速已经由2009年底的水平明显下降。

从中长期来看,赵晓认为,过去使中国经济发展的三碗便宜饭已经不在。

一是金融危机后,美国的泡沫破灭、市场萧条从而导致中国出口狂跌,今后一段时间即便恢复性反弹,也很难像过去那样高速增长。

二是人口红利步入尾声,中国已进入初步老龄化的时期,劳动力的国际竞争力正在成为过去。相比于越南等地,中国的劳动力已越来越谈不上“价廉物美”。目前,90年后新劳工已开始登台亮相,但其工作态度远不及60、70年代的人,甚至比不上80后。富士康近期为何事故频出,赵晓认为是因为90年代人群承受压力的能力远逊上几辈人。

第三,过去这些年房地产行业犹如鸦片,中国房地产的泡沫成为经济的强力驱动,几令中国人疯狂,也几令中国经济也疯狂。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楼市的严厉调控再加货币与金融的收缩宛如铁腕一击,终于遏止了2010年可能继续上演的楼市疯狂,一线城市楼市交易量雪崩式地下降,楼价未来亦势必出现回调,中国政府正被迫走上“戒毒”的道路。

城市化破解困局

为了使经济增长具有可持续性,《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被视为继四万亿投资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之后,又一轮刺激经济的方案。

但以产业发展乃至以产业升级拉动经济,都将面临产能过剩的难题。“中国已经产能过剩了,如果再继续制造产能过剩,将来非陷入一场大危机不可。”赵晓说。

赵晓认为,未来数年内中国经济实现持续增长的唯一的出路,是城市化及城市化基础上的内需增长。“工业化创造的是供给,城市化创造的才是需求。”据赵晓测算,2003-2008年,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4万亿元,其中85%是城市投资,总额超过54万亿元,同期城市人口约增加了1亿人,即每增加一个城市人口需要50万元投资额。未来若增加4.5亿城市人口,粗略估计需要增加225万亿元投资,这相当于每一年都是2009年,可释放的需求空间巨大,大概可保经济年增长9%。

如何发展中国的城市化?赵晓认为,中国城市扩张的关键是要大力发展保障房。如果未来一半人口特别是新增农村进城人口住保障房,按人均25平米建筑面积及每平米2500元投资计算,投资总额将高达28万亿元。未来5年每年的保障性住宅开工面积达到10亿平米,总投资达到2.5万亿元,相当于去年全年的住宅开工面积和83%的住宅投资额。

中国农民穷也与城市化滞后有关,两亿农民进了城,但土地还荒着,不种,也不流转。农民靠少量的土地如何致富?真正的城市化则可释放土地,进而引入工业化生产方式进入农业,释放更多农民进城,稳定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