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中正日记 55年 去蒋尊蒋都要读(组图)

西安事变落幕,蒋中正返回南京后,
在日记里写下与张学良见面的过程,
“彼总强余以实行改组政府而毫无悔祸之心…。”

图/胡佛研究院提供,记者郑超文翻摄


该篇日记内容:

雪耻!本日医病,下午会客。

胞兄介卿正午逝世,全在病中,家人总不愿使余闻之。呜呼,兄弟三人,今袛残余一人矣!蒙难之中使病兄惊悸,致望速已,但余出险之讯,彼已闻知。当可慰安灵矣!是日腿部痛苦未减,精神亦不甚佳,仅汇客数人,问岳军外交情形。晚见汉卿,彼总强余以实行改组政府而毫无悔祸之心,余乃以善言慰之,并实告以军法会审后,我将特赦,并予以戴罪图功之意。彼乃昂昂然而去。

自918事变之后,蒋中正日记起始即常高悬“雪耻”两字,已示不忘国仇。其中之岳军即张群,汉卿则为张学良,以上蓝色部份文字系由梦筠所加注。

这两年,数以百计的各国学者到美国加州史丹福大学胡佛研究院档案馆,阅读已故的蒋中正以毛笔书写半世纪的中国现代史关键史料。

对照台湾,民进党政府为了选举,以蒋中正是独裁者、228元凶等理由,将中正纪念堂更名为台湾民主纪念馆,并卸下“大中至正”题字,使得岛内族群冲突升高。在史丹福校园,台海两岸学者正从蒋中正日记的字里行间,重新认识已去世卅二年的蒋中正,研究民国史热潮正在兴起。

蒋中正遇刺造成蒋宋美龄小产,
一年多后两人合照,蒋夫人已经康复。

胡佛研究院日记解密

胡佛研究院是美国顶尖的智库之一。蒋中正的孙媳蒋方智怡说:“两位蒋总统的日记应存放在一个国际性、且能保持公正的机关里,供学者客观地做历史研究。”1917至1945年的日记已对学者开放,蒋中正从31岁到59岁,那是人生精华岁月。蒋方智怡说,明年暑假要继续开放1946到1954年日记,以后每年会开放大约十年的日记。

览读过日记的两岸学者们,都肯定蒋写日记的毅力及真实性。中央研究院近史所研究员吕芳上赞叹:“全世界领导人写日记的不多,能够这么有恒心地写了55年,恐怕很少人能够做得到。对研究民国史的学者而言,是必读的史料。”

吕芳上说,他认为蒋在日记里对自己的反省及检讨最可贵,可以看出这位军人出身的领导人如何迅速成长,“他起初有如一般人,脾气暴躁,也有克制不住的情欲;随着权位的掌握,体认到自己的不足,就不断地求进步,加深自己的修养,以求做好国家的领导人。”

谈日军攻击如丧考妣

日记也颠覆了近现代史。促成两蒋日记暂存并开放的胡佛研究员郭岱君举例:“日军挑起918事变时,十万东北军不抵抗就撤出沈阳,外界一直以为张学良奉蒋的指示采取不抵抗主义,其实从日记来看,蒋在事件发生当晚根本不知道出事。”

她说,不抵抗是张学良的决定,次日蒋中正在日记上以“如丧考妣”形容自己对日军攻击的痛心疾首。

经国换罪犯绝不妥协

1931年12月,蒋经国尚被扣在苏联之际,蒋拒绝以被捕的苏共牛兰(HiaireNaulen)夫妇交换长子返国。他在日记写:“苏俄共党东方部长其罪状已甚彰明,孙夫人(按:孙中山夫人宋庆龄)欲强余释放而以经国遣归相诱。余宁使经国投荒或任苏俄残杀,而绝不愿意以害国之罪犯换亲儿。绝种亡国,天也!”

1937年对日抗战爆发,有史家以蒋有媾和动作而质疑他并非真心抗日。郭岱君说,蒋日记里记载与日方接触的真正目的如下:一、争取时间备战,就战力言中国非日本对手,“中国军队有败无胜,自在意中”,“忍耐、忍辱、雪耻,将欲取之,必先予之”;二、藉以了解日本内部情形;三,等待国际情势变化,特别是苏联的支援。

1944年的衡阳会战,对蒋压力极大。他夜不成眠,并写:“倘此役不幸失败,余只有自杀以对国人。”日记里也对史迪威事件的来龙去脉有所印证,并指史迪威曾计画刺杀他。

蒋中正日记里显示他与蒋夫人感情甚笃,
一九四五年二次大战结束后,
蒋中正夫妇赴四川邛湖游湖。

大陆的评价翻转过来

近年来,大陆对蒋中正的评价有了戏剧性变化,从“蒋匪”、“千古罪人”到如今,已较客观地承认他在中国发展进程中也有功绩;大陆学者张海鹏读日记后告诉郭岱君:“蒋介石确实是民族主义者,他毕生追求维护民族尊严及国家现代化!”

郭岱君说,当前台湾政府正全力去中国化、去蒋化之时,胡佛可以说是为后代保存历史,“日记公开的意义,是以真实的蒋介石还原历史事实,也帮助世人重新认识当前的中国。”

本文留言

作者汪士淳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