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渔民兄弟撑“诺亚方舟”救出数千灾民
建阳童游街道应急分队渔民兄弟用竹排解救受困群众(王柳珍 摄)
英文《中国日报》6月26日报道:持续特大暴雨袭击闽北,南平建阳市大量民房倒塌,村镇农田受淹。18位渔民兄弟闻讯而来,撑着6 米长、1米宽的竹排穿梭在大街小巷展开救援,他们至少救出1500多灾民。小小的竹排在这一天一夜的时间里便成了被困居民的“诺亚方舟”。
6月19日,强降雨袭击建阳,城区超警戒水位5.44米,城区三分之二地带进水,出城通道全部中断,供水供电告急……洪水开始淹没村庄大街小巷,局部出现特大洪水。
18名渔民紧急救援
危机时刻,一声号召,今年48岁的张良福通过几个电话迅速聚集了长期在河里捕鱼的十几位渔民,他们熟悉水性,又十分了解当地地形,给救援灾民赢得了宝贵时间。他们第一站便伐去童游街道水东炮台山救援。
19日下午四点,童游街道水东村的部分村民房屋被淹,沿崇阳溪一线的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面临严重威胁。渔民立刻分组奔赴营前社区、下马亭、火车站等地,参与被洪水围困建阳二中师生救援工作。
晚上,救援灯光很暗,建阳童游片区的人多,低洼建筑物又多又密,巷子多而狭窄。要想进到里面,得穿过层层电网,七拐八弯。有些拐弯地方不容易撑进去,为了救一位低保户老人,试了三次都没有成功。大水中,房子与房子被隔开,像一座座“孤岛”。
张良福介绍,竹排在狭小的小巷或村道非常的实用,而冲锋舟会由于水量不够,体型大因而不便转弯救援。“一个竹排承受量最大不超过600斤,一般每次运出能载4个左右。”张说,不会为了多救人而增加每次救援人数,因为如果超重会翻船。“我们也要保证他们安全。”
在学坊巷,一栋三层楼房已被洪水淹了一层,一名男子把头伸出窗口向张良福大声喊:“我母亲老了,爬不下去,能不能帮一下。”窗口离竹排足有2米高,怎么把他们救下来?
“别着急,把你们家的箩筐拿来,用绳子绑结实了,让老人坐在里面,你们在上面慢慢放绳。” 张良福说。办法果然有效,老人的两个儿子找来家里最结实的箩筐用粗绳套牢,把老人和小孩一个接一个通过手动“升降机”送到竹排上,就这样,全家都安全转移出来。
李贵阳是当地皮鞋制定的老板,他和孩子当时从二楼爬下,也是乘着竹排脱险的。他非常感谢这些渔民兄弟的救命大恩,李告诉记者:“他们把我们送到安全地带就离去了,当时我都还来不及说声谢谢。”
今年46年张良兵是撑竹排救援中的一员,他还是张良福的弟弟,家中排行第二。还有老三张良发。他们亲兄弟齐上阵。老二张良兵说,救援最危险的是泥巴墙随着 洪水冲击随时会倒塌,还有就是电线杆。洪水淹没村庄有1.6米高,就在电线上下方撑竹排救人,有时也怕碰到触电。
自6月13日以来,福建持续的强降雨,使闽江、九龙江、汀江等流域多次发生超警戒、超保证水位或超堤顶高程的大中洪水,引发严重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他们此次在福建南平建阳市童游街道救援中,形成独特的“一排排”风景线。
救援不是为了钱
大哥张良福在当地渔民中威信最高,人缘最好。他13岁就辍学在家,就开始学习捕捞打鱼,祖辈也是渔民,没有土地。此次救援持续到20日17时,洪水渐渐退去救援才结束,整整一天一夜。累的他们回家吃饭连筷子都拿不起来。
受救的64岁的杨国良以及家人,回想当时的惊险场面,至今仍心有余悸。“要不是渔民兄弟撑竹排来救我们,后果不敢想象。我孙女看到洪水把家里一层门框都淹没了,就哭的厉害,家人急忙打电话求救。”
作为大哥的张良福还告诉记者救援的“特殊”经历。有好多个被救的灾民在被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去后,要给他100至1000元不等酬劳,以表心意。但张良福当场拒绝,然后撑着竹排去寻找下一个被困灾民。
“我们不是为了钱,大家有困难就来帮忙,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应该的。”张良福告诉记者。
据中国日报记者统计,在18位渔民兄弟中,张姓的有14人,有三家10人还是亲兄弟同上阵。他们当中还有多位参加过98年抗洪抢险。在现场救援中,有村民告诫他们洪水湍急,自己也会有危险。张良福说:“能帮助更多人是我的快乐,我已经忘记危险了。”
截至6月26日,今年以来全国22个省(区、市)累计洪涝受灾人口6870万人,农作物受灾4358千公顷,因灾死亡379人、失踪141人,倒塌房屋39万间,转移人口454万人,直接经济损失约824亿元。福建有300多万人口受灾,紧急转移70多万人。
这18位渔民兄弟的名字是:张良福、张金贵、张良兵、张顺通、张良发、张金玉、张金清、张金国、张金米、张立强、张金柱、张顺飞、张月良、翁平标、陈玉林、张良荣、陈细林、陈双发。
建阳市位于武夷山南麓,另称潭城。以“闽北粮仓”、“茶果基地”、“林海竹乡”著称于省。据了解,此次福建南平建阳市共转移群众3.6万多人,有效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目前,建阳没有发生一例因灾死亡人员事件。
- 关键字搜索:
- 南平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