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治理公款出国旅游靠什么?(图)

中国国家预防腐败局6月22日在其官方网站推出为期一个月的《制止公款出国(境)旅游专项工作调查问卷》,向网民征询有关中国因公出国 (境)旅游现状的意见。

中国国家预防腐败局并未说明如何使用调查结果

问卷由中共中央纪委“制止公款出国(境)旅游专项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制作。问题涉及制止公款出国 (境)旅游是否会影响对外开放?因公出国(境)考察团组是否取得实效?出国(境)培训团组效果如何等等。

调查还请网友就如何制止公款出国(境)旅游提出建议。

中国国家预防腐败局并没有说明如何使用调查收集到的结果,以及是否将公布调查结论。

其来有自

近两年来,中国政府就公款出国(境)旅游公布了一系列禁令。

2008年底,中国财政部、外交部等五个部委局就印发了《加强党政干部因公出国(境)经费管理暂行办法》。

2009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关于坚决制止公款出国(境)旅游的通知》,要求大力压缩因公出国、出境的经费、团组数和人数。

今年二月,中纪委“制止公款出国(境)旅游专项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再度下发《2010年制止公款出国旅游专项工作要点》,具体提出地区和市以下各级党政机关因公出国人数要在上年基础上压缩10%。

国家预防腐败局4月1日通报称,2009年的《通知》发出后,全国党政干部因公出国(境)团组数、人次数和经费数,与前三年平均数相比分别下降了49%、45.5%和37.6%,节约经费16.31亿元。

通报同时称,同年中国共查处公款出国(境)旅游案件165件,涉案人数634人,其中187人受到党纪政纪处理,追缴涉案金额988万元。

但从通报的案件看,受到处理的多是县、区等一些地方小单位和国有企业。让人怀疑制止公款出国旅游是不是也“只打苍蝇不打老虎”。

网民爆料

对中国普通老百姓和广大网民来说,上面的《通知》、《要点》也许根本引不起他们太大的关注。但一些具体的案件,一经网上热议,政府方面往往不得不出面查处。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2008年江西新余和浙江温州两案。

当时有网友称捡到了两地公款出国的详细材料并公布到了互联网上,从姓名、护照号到行程、开销一应俱全。

江西新余的“赴美国、加拿大人力资源考察团”境外安排13天行程,只有一项公务活动,还顺带"考察"了夏威夷和赌城拉斯维加斯。

无独有偶,浙江温州的“二十三人赴美培训团”的行程上也出现了夏威夷和拉斯维加斯,为期21天的日程只有四天的会见和培训。

新余、温州两案的主要当事人受到了“党纪政纪处分”,但未见有人因此受到刑事调查或者起诉。

老问题新特点

很难说2008年这两起案例和2009年初中共开始治理出国旅游是否有关联。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不是有网友捡到有关资料,这两个公款旅游团显然难以曝光;而且同样几乎可以肯定的是,除了新余、温州,还有其它市、其它州的出国“考察团”、“培训团”没有曝光。

公款出国旅游和公款吃喝以及“楼堂馆所”的铺张建设一样,是中共体制的老问题。但近年随着中国开放程度的扩大和经济实力的增长,各级官员公款出国的机会和名目也渐渐多了起来。连难以找到借口欧美一游的县乡级干部也要巧立名目出境到港台“考察”。

这些年海外华人,特别是来自中国大陆的“新华人”数量的增加,从事行业的多元化,也给国内党政机关和各行业出国“考察培训”提供了方便的“地陪”。甚至有人专门经营组织国内公款出国游的生意,从发邀请、设计虚假培训或者考察方案到申请签证、当地交通、导游、购物“一条龙”全包。最后里里外外皆大欢喜。

运动了!

治理公款出国“按下葫芦浮起瓢”的背后有上述这些新特点带来的监管难度,也有中国治理方式本身的问题。

从《办法》、《通知》到《要求》,中国至少到目前为止搞的还都是发文件、搞学习的自上而下“运动”模式。离不开要求“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审批部门严格把关”的老套路,殊不知公款出去旅游恰恰经常是领导带头,审批部门往往也少不了“利益均沾”,搭配一两个名额。

新余、温州两案显示了民众监督,特别是网上舆论监督的力量。现在虽然还不知道中国的预防腐败局将如何使用这次网友问卷,但把问题提给网民至少是一个进步。

中国国家预防腐败局网站上没有直接的公款旅游举报链接,但网民仍可以写邮件向他们进行举报。

靡费公帑是中国社会的千年老病,也往往和腐败交织导致了一个又一个王朝的瓦解。毛泽东当年曾经对知名民主人士黄炎培说,中共找到了避免兴亡规律的新路——民主。但时至今天中国的民主不增专制不减。

治腐败、治公款出国,靠的也只能是民主和监督。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乐安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