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目无全牛 游刃有余

——庖丁解牛的故事

作者:明光  2010-06-16 21:25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游刃有余”是古汉语中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语出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家典籍《庄子》中“庖丁解牛”的故事。

故事讲的是梁惠王向一位厨师请教割牛技艺的故事。相传这位厨师姓丁,当他剖割牛肉时,手足肩膝的动作节奏娴熟自如、进刀剖肉的声音和谐流畅,竟隐隐暗合于音律:有时就象《桑林》舞的节拍,有时又象是《经首》古曲的韵律。梁惠王见他技艺非凡,很是惊异,就向他请教。这位厨师在介绍自己技艺时这样说道:

“我平生所喜好求索的就是道艺,而不仅仅是技术;当我刚开始学习割牛时,眼睛所看到的就是一头牛;三年过后,在我眼中看到的已不再是一头牛了;而到了现在,我就完全是凭着对牛生理构造烂熟于胸的了解来剖牛,几乎主要就是凭着自己的经验和直觉而不是眼睛感官来剖割。我割牛时,是依照牛天然的生理构造来运刀的,在筋骨相接之处、骨节间隙之间分别选择最合适的方式批刀进刀;正因为如此,我的刀这些年来从未切割过筋腱,更不用说有没有磕碰到大骨头了。技术高的厨师一般是每年要换一把刀,因为他的刀会割到筋腱;普通的厨师是每个月换一把刀,因为他的刀会磕到骨头。而我的刀已经用了十九年了,宰割的牛不下于几千头,但刀刃还象是刚打磨好时一样的锋利。那骨节之间是有间隙的,但刀刃远比那间隙更薄,将薄薄的刀刃正好切入那骨节的间隙,因游转空间很宽裕而运刀非常自如,所以我宰牛十九年,刀刃还是那么的锋利。即使这样,每遇到筋节交错之处、难以运刀的地方,我还是小心谨慎的毫不骄满,看准后才动刀,但运刀精准的话,只需小小的动作就能将牛的筋节骨肉轻易的剖切开,就象尘土落地一样轻松利落。”

梁惠王听罢赞叹,认为厨师的话中蕴含着修道的奥妙。

可以看出,“疱丁解牛”神乎其技的技艺修为已远远超出了简单的技术层面。其实中国古代的很多技艺中都包涵着修身养性的内容,所以即便不是真正的修炼,技术升华的过程也不同程度的带有修行进境的特点。“目无全牛”的典故也出自这个故事,是本篇故事的神髓所在,意指对事物与技艺的熟稔已经到了洞悉通明的境地,眼中看到的已不是常人所见的事物表象,而是事物内在各种复杂的因素与结构看的清清楚楚,达到了这种艺境,做起事来自然是高人一筹、得心应手而“游刃有余”了。

“目无全牛”的境界其实也是修道人的境界,与佛家语“色即是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世间事物无论大小,在明悉真理的修行人面前呈现出的是另一番景象,而修行人常怀的心境也与常人迥然不同:庖丁看牛是“目无全牛”,而世间万事在修行得道者眼里也是非常的清晰,不为错综复杂的事物表象所迷惑,事事处处看到的都是事物背后的实质,没有僵化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就不受主观的情感与局限因素干扰,看事物自然简单而清晰,无为而无执,合于大道;并针对不同情况的根本症结和特点来选择最好的处理方式,方法众多,随意所用,自然什么事都难不倒他了。

http://bbs.secretchina.com/viewtopic.php?f=31&t=7709

来源:看中国论坛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