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元到30亿
相对于每年正常生产经营所仅有的13%净利润率,尤夫股份依靠资本腾挪创造财富的速度,几乎是一个传奇。
按照计划,尤夫股份将于5月26日开始网上申购,如果成功上市,根据渤海证券给出的预估值,尤夫股份超过1.8亿股的总市值或将超过30亿元。而这样一家公司,却在2003年靠2港元起家。
东拼西凑的千万注册资本
2003年6月23日,两家香港注册公司,各掏1港元合计2港元在香港注册成立了一家名为香港佳源的公司。
两个月后,这两家公司将仅有的2港元股份分别转让给来自浙江省湖州市的商人茅惠新和他的妻子叶玉美。同一天,茅惠新夫妻二人认缴了公司增配的9998股,将香港佳源公司注册资本增加至1万港元。
又过两个月,这家来自香港的“外商”来到浙江湖州,与当地一家名为惠新制衣厂的公司合资成立了尤夫工业纤维有限公司(简称尤夫有限)。而这家惠新制衣厂,正是茅惠新不久前在湖州市注册成立的一家公司,注册时间与香港佳源公司仅差7天,注册资本150万人民币。
就是这样两家刚刚成立不到4个月的公司,合资成立的尤夫有限注册资本竟然高达1000万美元。而为了缴齐这1000万美元的巨额注册资本金,茅惠新整整花去了近两年的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茅惠新在这两年的筹资渠道颇为蹊跷。作为内资股东的惠新制衣厂,一部分资金来源竟然是向公司所有人茅惠新控制的另一家控股公司狮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简称狮王精化)所借;而作为外资股东的香港佳源,资金竟然也是来自茅惠新的个人借款以及狮王精化给付的佣金。
可让人费解的是,就在茅惠新凑齐1000万美元的一星期后,茅惠新就将“债权人”狮王精化以234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卖给“债务人”尤夫有限。而狮王精化仅在尤夫有限名下停留5天,6月30日,狮王精化被尤夫有限就以1亿元人民币的高价转手卖给杭州一家企业。
乾坤挪移增资1300万美元
就在尤夫有限注册资本全部到位一年后,2006年6月,茅惠新通过外资股东香港佳源对尤夫有限进行第一次增资。当然,茅惠新并不打算真的从自己兜里掏钱,此次增资的316万美元资金来自于香港佳源作为股东在尤夫有限身上赚得的利润。
又过了不到半年,11月份,茅惠新决定再次向尤夫有限增资。这一次,茅惠新决定直接把尤夫有限的注册资本增加到2615万美元。让人难以理解的是,此前1000万美元的注册资本都要筹措3年才得以缴齐,难道茅惠新还能拿出1299万美元做增资?事实上,此时茅惠新的兜里根本没有一分钱用来增资。
12月31日,茅惠新从香港商人沈勤俭处借来81万美元,通过外资股东香港佳源公司作为第一笔增资注入尤夫有限。半年后的2007年6月,茅惠新夫妇再次通过内资股东惠新制衣投入了140万美元,资金来源则是通过短期投资获利;同时外资股东香港佳源则是以一项名为“高速、高性能浸胶技术”的无形资产作价150万美元投入。
据了解,这项技术是茅惠新个人在2006年从北京化工大学获得,在无偿转让给香港佳源后,折算成150万美元的无形资产作为增资。可半年后,尤夫有限就以没钱开发为由,再次将该技术以1215万港元的价格回转给香港佳源,而香港佳源又把这项技术还给了茅惠新。这样一来,把一项技术倒两次手后,技术所有权还是在茅惠新手中,可尤夫有限却不但增加了150万美元的注册资本增资,还获得1215万港元的现金转让款。
第三级或将跳出30个亿
2008年,此时的茅惠新已经开始筹划尤夫有限的上市。此时,茅惠新再次向外界施展了他的资本腾挪绝技。
年初,茅惠新注册了一家名为尤夫控股的公司,悉数承让了惠新制衣所持有的尤夫有限股权。而高达6864万的转让款,却是尤夫控股向茅惠新个人全额所借。表面上看来,尤夫控股没有花一分钱,可是在财务报表上,却获得了6864万元的资产,以及6864万元的负债。而作为尤夫控股控制人又是债务人的茅惠新,通过惠新制衣套现6864万元的同时,还获得了尤夫控股6864万元的债务权。
年中,在寻找战略投资者上,茅惠新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2008年7月24日,茅惠新的胞弟、堂兄以及尤夫有限的高管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注册下了湖州太和、湖州玉研、湖州威腾和湖州联众等四家公司,而这四家注册公司在随后分别获得了尤夫有限0.52%-3.64%不等的股权。
年底,加上之前引入的杭州恒祥共计8家法人股东,以持有尤夫有限1.37亿股为股本注册成立了浙江尤夫高新纤维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尤夫股份).
2010年,尤夫股份在提交给证监会发审委的招股意向书中显示,此次新发行460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为1.8亿股。而按照招商证券分析师张延明在5月20日给出的每股12.75-17.85元估值,其上市后总市值将高达23亿-32亿元。
以茅惠新夫妇上市后持有66.88%的股权计算,二人的个人资产预计将超过20亿元人民币。
- 关键字搜索:
-
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