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估CPI难掩通胀压力隐忧
本周初,国家统计局将公布4月份CPI数据。尽管今年一季度CPI同比上涨2.2%(环比下降0.7%)低于预期,但市场仍担忧通胀压力。央行年内第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加深了市场对通胀压力的忧虑。
市场忧虑通胀压力的部分原因,源自于当今CPI的部分构成存在被“低估”的可能性,CPI被低估导致其“失真”。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房价就曾上演被“低估”的一幕。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中,2009年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是1.5%。一时间,全国上下愕然。而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使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9年度商品销售面积及商品房销售额两项数据测算,2009年全国商品房销售价格涨幅为24%左右。这两个房价涨幅相差太大了,当然房价上涨24%更符合大家的预期。
在判定CPI确实被“低估”的前提下,有必要观察一下CPI在哪些方面被“低估”了。以笔者之见,CPI至少在两个方面被“低估”了,由此也影响市场对CPI变化的预期。
其一是对CPI指数有重大影响的基础品和资源品价格被“低估”了。基础品、资源品等价格被低估,不仅会影响它们对CPI指数的作用,而且还会影响市场对CPI变化的预期。例如,成品油调价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虽然目前成品油定价机制仍存在诸多不足,但它毕竟是相对透明的市场信号,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市场对价格的敏感度。但是,成品油定价机制在实际操作中没有严格执行,造成定价机制的“自动”屡屡变成人为的“人动”。从成品油价格定价机制的被“动”,从一个侧面可以反映出价格的失真。
其二是地方政府主导的公共资源、或准公共资源品的涨价,也导致CPI指数的被“低估”。地方政府往往根据对CPI指数高低的判断,来确定公共资源、或准公共资源品的涨价或“调价”。例如,在2009年通缩期间,地方政府认为CPI指数比较“低”,它们“调价”的积极性就很高。
上面两个例子足以说明,CPI指数的部分构成被“低估”了,其后果是导致本该来临的通胀被推迟了,但通胀的“时滞”最终却又无法消除通胀。实际上,一季度公布的CPI指数虽略有下降,但难免有被“低估”之嫌,特别是难以消除对经济中的通胀隐忧。
这是因为,首先是需求推动的通胀压力越来越明显。对中国而言,经济增长强劲势头始终是推动物价上涨的主要动力。今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1.92%,反映出中国经济有很强的需求动力。这包括,大量在建项目加速建设和激活民间投资短期内都会推动投资继续强劲增长;刺激消费政策力度不减,未来消费增长趋势仍可保持;受欧美发达经济体持续复苏影响,出口趋势仍然较好。这表明,内需强劲和外需回暖将加剧对通胀的隐忧。
其次是成本推动通胀,尤其是输入性通胀将卷土重来。随着全球经济的缓慢复苏,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势头明显,引发输入性通胀隐患越来越明显。从今年以来世界能源、金属及矿产品、农产品及原油价上涨中可见一斑。
如果人民币汇率继续盯住美元,中国还会进口更多通胀。从中国PPI结构来看,今年铁矿石和钢铁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将进一步加剧未来PPI的上行压力,同时农产品价格也呈现长期上涨趋势。此外,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将成为价格上涨的重大压力之一。
显然,CPI指数被“低估”,并不会减轻未来通胀压力,相反却会因CPI的“低估”而引起通胀的“时滞”,更可能会误导宏观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调控取向。
对此,笔者认为,千万不要被所谓的“高增长、低通胀”现象所迷惑,货币政策仍要坚定不移地防止通胀、消解通胀。或如周小川行长所言,币值稳定是央行的首要责任,防止通胀和信贷的过度扩张,用间接方式促进经济发展。
鉴于去年信贷高速投放及其形成的过多货币供给、存在其他影响物价上涨的基础性因素,我们更应关注通胀问题,而不是仅仅关心CPI。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关键字搜索:
-
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