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魏京生 :《中国的出路》之八

作者:魏京生  2010-04-28 06:22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1

前面几次谈到了民主革命的一些要点。以美国革命为典型,自由、人权和民主的意识形态的普及,是最基本的条件。

所谓普及,并不是要每一个老百姓都可以高谈阔论一番民主的理论。美国实行民主已经二百多年了,可以说是成熟的民主体制了。你问普通老百姓,他们仍然会说不懂,让你去问政治家和学者,甚至很多政治家和学者自己也糊里糊涂,还在那儿歌颂希特勒和毛泽东,吹捧邓小平,羡慕共产党国家的高效率。

所谓普及,是指大多数人民认为民主好于各种形式的专制;自由、人权好于各种形式的奴役。人民觉得需要民主了,这就是意识形态的普及。老百姓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专业或者生意,不一定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思考政治。他们通常会比较信任身边一些善于思考的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群众领袖。这些人的思考,就是社会的意识形态。

长期以来有这样一个问题折磨着中国的群众领袖:自由、人权、民主的思想早在十九世纪就开始启蒙,上世纪初就已经普及了,为什么意识形态已经明显倾向于民主,可是民主却总是变了味儿呢?前面我们已经看到了结论,是共产党选错了道路。可是问题又来了:大家为什么会选了共产党这条错误的道路呢?这还要从意识形态里边找。

上世纪初是什么意识形态呢?是全盘西化。朝廷被洋人打败了,洋人就成了仇视和崇拜的对象。再加上一些半懂不懂的留学生的鼓吹,洋人成了神仙一样的、可望而不可即的对象。洋人的一切被神化了之后,中国的一切都成了要不得的垃圾。既然洋人的一切都是好的,自然要学好的里边最先进的。掌握意识形态的知识分子们,大多倾向了共产主义。

例如美国的民主,是建立在英国式的乡村和地方自治的基础上。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悠久的乡村自治的传统。但在知识青年们的心目中,这不符合西方的什么什么条件,因此不算地方自治。一定要建设最先进的地方自治,人民公社。

从十九世纪到上个世纪的前半期,几十年的折腾,各种在地方自治的基础上建立民主的努力都失败了。知识青年们打倒了所有民主的努力,并且称之为打倒一切旧势力。他们要什么呢?要的是日本式的户籍制度和苏俄式的人民公社。

户籍制度使得两千年来的自由民变成了半农奴。人民公社剥夺了农民的财产,使得自由农民变成了真正的农奴。城市里的半农奴社会地位高于农村里的纯农奴;生活条件也略好一些。农民争取城市户口的血泪史,不亚于农奴争取解放身份的奋斗。

早已习惯于自由民身份的人民自然要反抗,压迫最重的地方反抗自然最强烈。这就是中共建国后不断遭到农民反抗的重要原因。终于在中共最脆弱的七十年代末,夺回了一半土地权。这也是为什么八十、九十年代直到本世纪,中共无论怎样改革,仍然死守着土地所有权不放的原因。放弃了土地权,就放弃了中共基层组织控制农民的法宝。

西方学术界认为中国是历史最悠久的商品经济社会。西方在建设自己的市场经济过程中,大量学习了中国古人的经验。可是知识青年们为了论证共产主义,硬给中国栽赃了一个封建社会的名义。既然没有市场经济,要从头选择为什么不选更先进的计划经济呢。在那个时代,西方人自己也不敢肯定计划经济不如市场经济。至少从理论上看还蛮不错的,符合欧几里德几何学的逻辑。

在实验失败后,知识老年们还假模假式地说什么学习西方市场经济。殊不知,有着悠久商品经济传统的老百姓,要比知识老年们学得快得多。恢复了青春的中国商人,根本就不像刚开始学习的第三世界。

从以上简要的分析,可以看出一百年来中国争取民主失败的主要原因在哪儿了。行动的错误来源于指导思想的错误;错误的观察导致了错误的结论。战败国不正常的心态,是观察错误的主要原因。急功近利和自卑的社会心理状态,造成了错误的结论。根据这些错误的结论,选择了错误的意识形态。共产主义暴政就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的。

三十年来,中国的思想理论界正在慢慢地走出这个误区。而老百姓走出误区的速度,显然比知识老年们快得多。这是因为三种精英相结合的利益,堵塞了他们的大脑。个历史的教训。

(文章只代表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自由亚洲电台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