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家呼吁建立“网路特区”

中国网路企业高层主管呼吁当局对网路行业采取更加宽容的态度,他们建议,比照当年建立“经济特区”策略,在深圳成立网路监管特区,以免忽紧忽松的政策损害企业和网民的利益。

中国当局不久前整顿互联网(网路),关闭10几万家网站。美国之音报导,金沙江创业投资总经理丁健说,互联网监管是非常复杂问题,不能一会儿紧、一会儿松,新的监管措施可以先在小范围内试验,成熟后再推向整个网路。

他建议,把深圳当成实验区,有什么新的监管政策想法,不管是更松还是更紧,先在当地试一下。

丁健认为,中国以前在公共治理方面有一种现象,就是“一抓就死、一放就乱”,他不希望互联网上也出现这种局面。

报导说,持这项观点的网路高层主管不只丁健,在上个月召开的2010中国IT领袖峰会上,美通无线董事长王维嘉表示,“10几万家网站被关闭,这里面可能会有像腾讯、百度、阿里巴巴这样的未来巨头被扼杀了。”

百度董事长李彦宏则说,“过去互联网发展不错是因为政府干预较少。”

部分业者建言,在深圳成立互联网特区,以恢复互联网起步时期的宽容状态。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经济特区,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非凡成就。丁健认为,深圳毗邻香港,文化上跟香港联系紧密,互联网发达,网民素质较高,可以让深圳在互联网监管上进行试验。

至于试什么?丁健举例说,“比如黄色的东西,我们怎么样把它尽量地减少,或者是用分级的理念,或者是用自律的理念等。这些东西都可以试。但是这些东西在全国一开始就试,其实还是很困难。中国电影分级制搞了多少年,也没搞出来。”

丁健在IT领袖峰会上说,可以在深圳完全放开监管,看看在更加自由的环境里,互联网的走向如何,探索出一个适合中国的互联网监管方式。

他认为,监管是必要的,但是监管要走一定程序,要公正、合理。他说,现在的监管环境是“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犯一个错误就一棍子打死。

不过,北京大学副教授胡泳说,中国互联网管理是个整体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进行局部实验的问题。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