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共称为史诗巨片的《孔子》,一月底在大陆放映,引起大陆网民热议并发起杯葛。有人认为这股怒潮可能形成中共的公关危机。实际上,则反映了在市场化中,中共以政治力量操控意识型态适足以产生反效果。
以孔子来显示国威
为了让《孔子》占领市场,一月二十二日《孔子》以两千五百个拷贝推出市场时,中共勒令每天刷新票房的好莱坞巨片《阿凡达》的2D版全面停映,这种行 政干预市场的做法,引起民众愤慨。另一方面,中国各地机关学校又”组织观看《孔子》”,官方媒体发表文章,表示要”理直气壮地宣扬孔子精神”。这些动作和 宣扬换来的是民众反感,使这部投资一亿多人民币的巨片,票房惨淡。
中共近几年力捧孔子,这是因为专权政治必须仰赖某种意识型态,才能说服执政集团自己(主要不是说服人民),这种非民选政权的合法性。过去高举的马列毛思想现在已没有几个人相信了。借着中国经济崛起,国际上的学中文热,于是在大陆图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代表人物孔子来显示国威。在国外,则自二○○四年开始,由国务院教育部属下机构,砸大钱在全球设立超过五百家孔子学院和孔子学堂。
孔子学院和英国、法国的文化协会不同,它一般是在全球各地的大学内运作的,并对大学课程发挥影响力。表面上是教授汉语及中国文化,实际上是贯输中共所要宣扬及要回避的”国情 “。
钱不少,必有邻
一些国家的安全部门已提出警告,说孔子学院是中国政府的宣传平台。不久前,孔子学院网站运营服务招标,中标的是教育部属下的”官转商”公司,而中标价高达三千五百多万人民币。这充分反映了中国”当官自肥”之风,并把儒家的”德不孤,必有邻”演化为”钱不少,必有邻”。
尊孔是中共当前极力要宣传的主旋律,因此,电影《孔子》也有人认为背后是中共出资。导演胡玟在香港出席首映时澄清说,电影是于品海的大地公司投资开拍的,”他是香港背景大家都清楚,非常不开心有人存心抹黑。”
为什么说官方背景就是”抹黑”呢?可见官方的名声多不好。
中共尊孔,也使人想到主政者是否在奈何桥喝了孟婆汤,浑忘前事了。中共起家于”打倒孔家店”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执政后长期反孔,文革时更掀起全国性的”批孔”运动,铺天盖地的”批孔”文章,都是扭曲了孔子学说的原意然后加以批判的。中共早前不是说建政六十年都”一贯正确”吗?这反孔尊孔的大反复,又岂能自圆其说?又如何符合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
电影《孔子》并非阐述孔子一生,而是截取他五十一岁之后从政、失意而周游列国,最后归(鲁)国讲学终老的片段。从政,孔子要在现实政治中贯彻自己的理想,本是很可以通过这段经历来表达孔子的政治理念的。然而,在影片中,我们却没有看到关于孔子最重要的政治思想的阐述。
孔子的政治思想消失
甚么是孔子最重要的政治思想呢?《论语.颜渊第十二》有以下一段话: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前辈大儒徐复观认为,孔子论政,都是针对统治者说的。”去兵”是去”力役”;”去食”是指”去赋税财政”。而”信”是指统治者对老百姓之”信”。对”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一句,他引孔安国的注称:”自古人皆有死,死而君德无所可讥,民心终未能忘,虽死之日,犹生之年”。意思是统治者与常人一样是会死的,只有立信于民,才可以虽死犹生。
因此,孔子的政事三环节,是力役、财政与立信。这三者中最重要的是立信。”民无信不立”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
电影《孔子》全然没有提及孔子的这一政治思想。因为说到”信”,中共的”民信”已不复存在了,六十年政策反复,种种诺言到头来都是对人民的欺骗,老百姓对当政者的”信”早已荡然,而且由于掌政者”无信”,导致社会上人与人之间也失去了互信。二○○九年大陆的流行语中,有一句是:”就算是 believe,中间也藏了个lie”。
中共制造了一个没有互信的社会,是对孔子政治思想最大的背叛。
电影《孔子》与真正的孔子无关,与孔子学说也无关,它只是中共的政治宣传工具而已。(作者为香港知名政论家)
来源:- 关键字搜索:
- 尊孔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