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小学生家长的升学观
最近,德国小学升初中的推荐工作刚刚结束,报上有一些报道和建议。我觉得德国小学生家长以及报上的观点,对我们中国家长可能有一定的启发,所以结合我自己的看法,草成此文。
首先介绍一下德国的公立学校。德国的小学只有四年,不分类。中学却有三类(不久将合并成两类)。第一类是高等中学。它的学生毕业时通过各州统一的考试,即可获得大学入学资格。第二类是普通中学,它兼顾理论和实践的课程。第三类是纯职业中学。后两类学校的学生,绝大多数毕业后进公司当学徒,最后在本公司转正,或应聘其他公司。特别好的学生可通过补课的方式达到高等中学的要求,再参加大学入学考试。就像前总理施罗德一样。
那么从小学升到哪一类中学,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将来,是十二万分的重要。而这个重要决定的主宰,是班主任老师。他参照学生四年的学习成绩,分析学生学习与做事的行为方式,特长的类型与模式,以及个性发展的过程,作出一个推荐。如果家长不同意老师的推荐,他有两个机会。一是参加一个由外校老师组织的能力咨询。通过对学生的简单测试,与家长和班主任共同再作一次考虑。如果家长仍然不满意,可以让学生参加一个各州统一的考试,作出最后的评判。
下面是去年巴符州(州府斯图加特)的数据:毕业生总数十万零六千,40.2%的学生进入高等中学,34%进入普通中学,剩下24.6%进入职业中学。 7000学生参加了能力咨询。2653位学生参加了考试。最后仅有82名学生改变命运进入高等中学,278名学生进入普通中学。从这串数据可以知道,88.9%的小学生家长无条件地接受了老师的推荐,让孩子开始职业培训。德国小学生家长的升学观到底是怎样的呢?
报纸上有如下的建议,可供我们猜测德国家长的思想。
“家长不应该把孩子接受痛苦的能力作为考量。获得高等中学的推荐,并不保证一定能得到大学入学资格。离实现进入大学的梦想,尚有需要艰苦学习的8年时间。”
“补课只适用于生病或缺课的学生。如果一个学生需要长期补课,只说明他选择了错误的学校。”
“进入高等中学学习,不仅仅需要天份,还需要有学习以及取得好成绩的愿望。”
“人的生活并不起步于大学入学资格。一个高级技师的头脑里同样需要东西充实。”
这些建议告诉我们,德国家长主要是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孩子不能过得太苦、太累。不是那块材料,就不要去拔苗助长。二是不一定非要有大学文凭。生活可以是各式各样。就我对德国家长的认识,这样的推测应该是正确的。
据我观察,绝大多数德国家长非常看重生活的幸福指数。他们对孩子通常很宽松,尽量让孩子参加喜欢的业余活动。虽然小学只上半天课,但如果家庭作业时间超过每天1个小时,家长便会和老师沟通,希望减少作业量。在他们看来,孩子不应该感到有来自学习的任何压力。上学的目的,是让孩子从学习中获得乐趣。而不是为了某种将来,牺牲现在每一天的幸福。我想他们很难理解,我们中国人为什么把畅游无边无际的“学海”和“苦”连在一起。更不能理解为什么我们都为孩子们立下很高的标准。一位德国家长曾经问我,我为什么希望儿子每次都得高分。我没法解释清楚。在我看来,这是自然不过的事情。
当然,德国社会也为家长解决了很多后顾之忧,所以他们相信,不上大学也能过上好的生活。德国是一个分配比较平均的国家。一个大学毕业的普通职员和一个技术工人税后收入的差距并不大。有人说,一个人如果不上大学,18岁参加工作,和一个25岁大学毕业(德国以前是本硕连读)参加工作的人相比,一生所挣的工资差不太多。如果算上大学期间的支出,那差别更是寥寥无几。上大学为了挣更多的钱或为了更有脸面,而强迫自己 “悬梁刺股”,不是德国家长的理念。当然从比例上讲,大学毕业生中成就事业的人较多。然而,对那些成功人士来说,读书绝对不是痛苦的事情。因此,只要老师认为孩子上高等中学会吃力,德国家长就会平静接受现实,选择让孩子拥有一个压力小、幸福指数高的生活。
最后,德国大学的高淘汰率也让家长们心有畏惧。大学没有毕业,又丧失职业培训的最佳时间,那就真是“竹篮打水”。不过就算强迫孩子从一个很差的大学勉强毕业,然后在收发室工作,上大学又有什么意义呢?
- 关键字搜索:
-
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