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西南地区大旱恐拉动通膨预期

全中国2月份CPI涨幅达2.7%,如今大陆西南地区严重干旱是否会使物价涨幅达到3%的通货膨胀警戒线?重庆市统计等专家认为,如果西南干旱灾害天气持续下去,可能会面临更为强烈的通膨预期。

重庆晚报转述市统计部门人士称,今年2月全市CPI与去年同期相比涨幅为1.6%,下一步会对西南干旱尤为敏感。

市内一银行人士认为,之前受北方雨雪灾害天气的影响,全国CPI就到了2.7%。现在的西南大旱,对全国CPI的拉动作用也不会太小。

据了解,川渝 (重庆)地区2006年遭遇大干旱以后,当年多数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必需品价格大涨,如大米、蔬菜、糖、水果等,而在川渝地区经历特大旱灾的第2年,全国同样经历了一轮通货膨胀。在2007年7月份,全国CPI同比涨幅达5.6%。

报导分析,西南特大干旱对通膨的影响,可能会从2大类价格上面看出:食品价格及资源价格。

目前部分食品价格正在上涨,云贵米商已开始到重庆抢购大米,部分产自云南的花、果也因干旱减产而价格居高不下。如果干旱灾害天气持续,蔬菜价格难免会受到波及。

其次,自来水、天然气、居民用电等资源价格可能会再度上扬,也会助推通膨预期的增强。部分省市已出现限电情况,如果旱情持续,部分地区电煤的供应将越来越不乐观。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