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亦武身上所体现的“见义勇为”

廖亦武,他所有作品在中国都是被禁止的。他的境遇是非常凄惨的。在文革的时候,当时他还在武汉大学念书,已经被整被关了,放出来后,在八九年时碰到天安门大屠杀,他又仗义执言,写了个《大屠杀》诗歌,因此又进监牢许多年。

从牢里放出来以后,他没有工作,他是个音乐家,箫吹得很好,非常有名,所以有时侯就靠吹箫赚点钱。写东西赚的钱很少,但是他锲而不舍,一直在工作,一直在写东西。写的东西无数,现在有许多已经翻译成德文、法文,所以在外国也非常有名。

廖亦武个案非常值得注意的,就是他2010年3月1号,坐上飞机从成都要去德国科隆参加一个重要的文学节。这个文学节中有一个节目,就是安排由廖亦武读他最近写的一个作品。这个作品已译成德文了,他只要念中文,别人会把德文念出来。所以这是他的任务之一,向德国读者介绍他的新书。但是就在他坐上飞机以后,突然飞机上的人员对他说,“廖先生,你得下去了,你得把你的行李也带下去,有人来找你。”他问是谁?“下去就知道。”下去以后才知,原来是公安局的警察在底下等着他。把他带到了公安局审问了四个小时,然后放他回家。

但是他在家里不能做任何事也不准出去,等于是软禁在家里面。他的电话被切断,手机也被切断。不过,最后他还是有办法用网络跟外面取得联系,这样才使我们知道了真相。刚才说的那些事情就是他自己说出来的。

所以在这个情况之下我们可以看出共产党对他的压迫,是无所不能的,而且这不是第一次或者第二次,这是第十三次,所以说这是特别少见的事情。他们没有一次让他出国过,廖亦武从前写过一些激烈的作品,但是并没有推翻政府的任何意图。

他只是描写最悲惨的下层社会,因为他自己就流落在下层社会。他对下层社会,包括扫茅坑的人、包括盗墓贼、包括妓女,揭露了他们悲惨的生活。在中国经济繁荣的假象之下,少数人是富起来了,可是,大多数人生活穷困、悲惨,这是不能想象的。所以他是为这些人来说话的。

所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廖亦武的精神,他最后发表了一个声明,通过香港的人权组织告诉大家,他对这件事情虽然失望,但是他还不灰心。他在声明中说:“像我这样的作家,来自社会的最底层,必须要继续写作、要继续记录我的所见所闻,并把这些东西传播出去。我明知这样做,会让中国共产党不高兴的,但是我也顾不得,因为这是我的责任。我们所有作家,从底层社会来,看到不公平事情,想说话,都有这样的责任。这个责任就是要让大家了解事实。”

他特别强调要让德国的读者了解,中国精神的生命一定远远比集权政府长。所以他并不灰心。他自己一再遭到挫折,十三次被阻止,但是他还是抱着希望。这也是孔子的一种精神。孔子就是所谓“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我们知道儒家的孔子孟子都提倡三种最高的道德。这道德我们普通叫“智、仁、勇”。但是“勇”不是匹夫之勇、不是莽莽撞撞,而是要有文明的。所以孔子说“勇”要有“礼”,勇而无礼就不行,勇而无礼你就是胡来了。

怎么样叫“勇”呢?“勇”就是要见义勇为,如果见义不为,就是无勇也。你一个人看到社会不公平,觉得应该出来说话,或者应该出来干涉,如果你可以做而不肯做,那就是缺乏“勇”。如果缺乏“勇”就不足以成为“仕”,就不能负担起社会的责任。所以这是孔子最早的一句话,叫做“见义不为无勇也”。

孔子又强调说“勇”固然重要,义为上。“勇”是为“义”服务的。我们不是光有勇,不怕死、可以冒险,这个不希奇,看你目的何在。目的是“义”,“义”就是社会的公平、社会的正义。

如果社会正义不能维持,也就是说,你不出来说话,那就是没有勇气,所以必须出来说话。像廖亦武这样的人做的是孔子所说的,所以孟子讲的话也可以配合。孟子说:“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这样才是大丈夫。这样的大丈夫就是要有勇气,要见义勇为。


(文章只代表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作者审校)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余英时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