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知道或不知道

是个严肃的问题

作者:李智鸣  2010-03-10 13:48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语言伴随在我们的生活之间,是每个人共同的亲密伙伴,鲜少人能够一日无语。在这样的关系下,我们亲之、昵之,也可能轻忽它本来的面容与性情。

我们常说“知道,知道”,意思是懂得、明白、了解。而当论及它的内涵时,想必很多人都会意识到:“啊,‘道’啊!”是的,中华文化传统是重“道”的,自古以来所谓的“道统”承传可谓大事,所以“知道”或“不知道”可不是件小事情。

欧阳修写了篇卖油翁的故事:卖油翁遇见一位神射手,“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卖油的老先生见了这位身怀绝技的君子施展高超的技艺,没有拜服赞叹。神射手正感不悦,未料这位卖油翁也秀了一手绝活:“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他将油穿过钱孔倒入葫芦中,没有任何滴漏。而这位卖油的老先生却认为这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本事,他说:“无他,但手熟尔。”

欧阳修想透过这个故事告诉世人什么?技艺精湛难道不值得佩服?

自古以来各行各业都称“道”,茶道、厨道、剑道、商道等等。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真正明其道的,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层次差一点还只能称“术”而不能称“道”。术类可以透过学习与锻炼而得,得“道”则需要整个人的升华。

卖油翁的意思就是说,再怎么“手熟”,也只是技艺的提高罢了,不能“知道”。这是他对那位神射手的点醒,也是欧阳修想告诉读者的吧!?

由此我们也可以比较一下,古代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知识分子,就看他是否是真正的向道、求道之人。所以孔子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而现代的学士、硕士、博士与古代相比差异甚大,如果说向道、求道即对真理的追求,那么当今的学士、硕士、博士中也不乏追求真理的人,只是或许与古代的追求方法有所不同吧。古代中医多学道,讲穴、讲脉,可以有神奇的疗效;而现代西医则是仪器精良。古今医学结果也不同。

《看》杂志订阅网站http://www.watchinese.com

来源:看杂志57期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