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伴隨在我們的生活之間,是每個人共同的親密夥伴,鮮少人能夠一日無語。在這樣的關係下,我們親之、昵之,也可能輕忽它本來的面容與性情。
我們常說「知道,知道」,意思是懂得、明白、瞭解。而當論及它的內涵時,想必很多人都會意識到:「啊,‘道’啊!」是的,中華文化傳統是重「道」的,自古以來所謂的「道統」承傳可謂大事,所以「知道」或「不知道」可不是件小事情。
歐陽修寫了篇賣油翁的故事:賣油翁遇見一位神射手,「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賣油的老先生見了這位身懷絕技的君子施展高超的技藝,沒有拜服讚嘆。神射手正感不悅,未料這位賣油翁也秀了一手絕活:「取一葫蘆置於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他將油穿過錢孔倒入葫蘆中,沒有任何滴漏。而這位賣油的老先生卻認為這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本事,他說:「無他,但手熟爾。」
歐陽修想透過這個故事告訴世人什麼?技藝精湛難道不值得佩服?
自古以來各行各業都稱「道」,茶道、廚道、劍道、商道等等。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真正明其道的,都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層次差一點還只能稱「術」而不能稱「道」。術類可以透過學習與鍛練而得,得「道」則需要整個人的升華。
賣油翁的意思就是說,再怎麼「手熟」,也只是技藝的提高罷了,不能「知道」。這是他對那位神射手的點醒,也是歐陽修想告訴讀者的吧!?
由此我們也可以比較一下,古代判斷一個人是不是真正的知識份子,就看他是否是真正的向道、求道之人。所以孔子說:「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而現代的學士、碩士、博士與古代相比差異甚大,如果說向道、求道即對真理的追求,那麼當今的學士、碩士、博士中也不乏追求真理的人,只是或許與古代的追求方法有所不同吧。古代中醫多學道,講穴、講脈,可以有神奇的療效;而現代西醫則是儀器精良。古今醫學結果也不同。
《看》雜誌訂閱網站http://www.watchinese.com
来源:
- 關鍵字搜索:
- 知道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